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综合 >> 正文  
  技术预见通讯第五期         
技术预见通讯第五期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ynst.net.cn/zcqgh/xggz/200407280021.htm    点击数:82    更新时间:2006/11/9    文章录入:谢川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日本技术预见基本原则及组织实施(二)
日本预见活动主要由日本科技厅负责组织和管理,教育与科技政策研究所(NISTEP)负责实施,并对技术预见委员会以及附属委员会进行分工。技术预见委员会和技术预见附属委员会的工作进度分为六个阶段,他们对每一阶段的任务都作了细致的规定,而且,技术预见委员会和技术预见附属委员会所各自承担的阶段性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即技术预见委员会在某一阶段所完成的任务往往是对前阶段由技术预见附属委员会完成的任务作出评价,以及对技术预见附属委员会在下一阶段的任
务作出规定。
日本预见工程的实施步骤大体包括:确定调查领域和技术预见委员会,设立技术预见委员会及其相关的附属委员会,确定调查表中的预见项目,确定调查表中的专家,进行调查,起草技术预见调查报告等内容,兹分述之。
首要的工作就是确定调查领域和技术预见委员会成员人选。在成立技术预见委员会之前,日本教育科技部(NISTEP)的主要成员都要在认真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技术预见调查的有关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将被调查的技术领域。
 (2)确定专题总量(每一个领域专题数量) 及调查项目。
 (3)调查安排 (机构设置)。
 (4)挑选技术预见委员会成员。
 自1971年以来,日本科技厅(STA)和日本教育科技部(NISTEP)已经开展了七次技术预见调查。一般而言,在五年一次的时间段中所预见的领域基本保持着相对稳定性,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不过,那些极容受到关注的领域在两次调查期间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他们考虑到了这些因素的存在,因此,在进行每一次技术预见调查时都要对技术领域进行重新安排。一般而言,项目总数是决定调查工作量大小的重要指标。对被调查者而言也是这样,调查表中所列举的项目越多,被调查者的工作量就越大。近年来,他们的调查工作量(项目总数一般是1100项左右)相对于其它国家而言,是很大的,可以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每一个项目中所包含着诸多项调查内容,都是一些需要回答的指标,如对日本的“重要度”、“预期效果”、“实现时间”、“当前领先的国家”、“日本政府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日本的潜在问题”等。所有这些指标都直接关系到日本宏观科技政策的制订。
   德国科研发展目标与技术优势(三)
五.技术优势
1.德国进入信息社会先进行列
连接新老联邦州的莱比锡-法兰克福数据高速公路正式扩建成为10Gbit/s的网络,是目前速度的4倍,标志着德国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联邦教研部为德国研究网建设和扩建投入了约1.8亿欧元,为网络扩建和运行投入了3500万欧元。研究网几乎将德国所有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科学网连接起来。目前接入德国研究网约有55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
2.生物技术在欧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德国生物技术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新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不断增加,不仅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德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年销售额也迅速增长,从事药品研究和开发人员约14000人。德国生物技术行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联邦政府的资助。德国政府的资助政策使生物和基因技术领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在过去的3年中德国政府投入的项目资金就翻一番,年平均1.25亿欧元。政府的高投入也提高了德国科研的竞争力。布伦瑞克生物技术研究处于欧洲领先水平。
3.专利与标准预示了德国技术实力
德国申报的专利数量持续增加,处于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日)。专利主要来自汽车、测量和检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德国标准在国际标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德国标准研究所(DIN)始终走在前列。据统计,标准每年为德国国民经济贡献约160亿欧元,与此同时政府、经济界和标准化机构间的信息沟通优化措施使德国在国际竞争中,将现有的信息通讯领域知识变成为国际标准,从而保证了出口市场和就业。

日本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展望(二)
粮食问题
• 基因技术将解决粮食问题
随着转基因技术安全性问题的解决,利用基因工程动植物生产食物将增加,食物安全将得到解决。
• 不依赖基因技术的食物生产
由于道德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使得基因工程技术无法普及,替代它的可能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机理的人工合成作用技术、动植物干细胞食物化技术等新的食物生产方式。人类饮食生活将发生很大变化。
循环型社会和经济的形成
• 生物量社会
以生物量为原料和能源的有机工业社会将到来,结构材料多采用有生物量制成的塑料和纤维,有机半导体以及生物电子材料也将成为电子线路材料的主流。在能源方面,用细菌所生产的氢和甲烷制成的燃料电池将得到普及。
• 纳米技术的发展,实现完全循环型社会
建立完全循环利用技术,人们可以把所有物质(包括垃圾在内)都分解到原子水平,并可以自由直接地操作原子,合成物质和材料。完全循环型社会得以形成。
能源供给
• 宇宙太阳能发电
将实现在宇宙大规模、廉价地进行太阳能发电的技术,以及安全可靠的送电技术,建成宇宙太阳能电站。
• 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扩展
大楼和住宅的外墙、窗玻璃、房顶等,都将使用具有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材料。同时,开发出高效蓄电技术。太阳能发电将占整个能源供给的一半以上。
• 未来的原子能
将研究出小型而且安全的原子能发电方式,原子能作为主要能源将被重新评价。核聚变发电技术将进一步发展,火力发电以及核裂变发电方式将全面废止。
• 世界电力网的形成
在世界范围内,常温超导电缆电力网的普及,各国将利用时差来调节高峰用电,实现能源的最佳供给。
• 蓄热技术的发展
开发出夏热冬用的蓄热技术,实现太阳热能的高效利用。
• 自然能源的利用
开发出将台风、地震、火山等大自然的强大威力转化成能源加以利用的技术。
人类生活范围的变化
• 宇宙城市的实现
在月球、火星、太空站生活和短期观光旅游的人将达到相当数量。在飞向宇宙空间的交通方式中,不仅仅只有火箭,在赤道上空还将设置连接静止轨道基地和地面的升降机,这样,既不会产生大气污染和能源问题,还可以一次运载大量的人。
这种变革,将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宇宙中也将导致地球上国境线的消失,由此将诞生与主权国家相分离的独立的国际宇宙机构。
• 地下利用
工业生产将全部在地下进行,地球表面将成为粮食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场所。
• 人类圈和自然圈的分离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等活动,基本上将在一百万个城市那样大的巨大封闭空间中进行,或者在太空城市、地下城市、海底城市中进行。自然将在整个地球范围内得到恢复。
• 生活在隐蔽器内的人类
大气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日益严重,城市和住宅将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人们有可能在完全与大气隔离的人工空间生活。
• 维持生物多样性
维持和管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技术将得到发展,生命物种灭绝的危机将不复存在,生物多样性将得以维持。
•家庭网络的前瞻
随着宽带有线网到户,家庭网络开始进入增长期。在这方面,美国USTec、Home Director和Lucent Technologies等结构化布线制造商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功。根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研究,50%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新居购置5000美元的布线系统,到2004年,超过40%的新居将具备结构化布线系统。过去的布线系统已能将家庭的PC机、娱乐设备和电话联网,但随着高速互联网接入多种业务的需求增加,已开始出现支持电话线(HomePNA技术)、电力线(HomePlug技术)、无线(HomeRF技术)等方式的宽带结构化布线系统(通过Cable或DSL Modem实现)。如Home Director公司宣布将在其下一代网络集线器中集成Motorola公司的Surfboard Cable Modem,并将在未来集成Cisco公司的宽带网关。
目前,家庭网络正从基于PC应用向视音频业务扩展,如Diamond Multimedia的Rio数字音频接收机和Turtle Beach的AudioTron系统都利用HomePNA技术将CD质量的音乐通过电话线从PC机传送到家庭中的任何房间。更重要的是,传送高质量视频流技术的发展,如IEEE1394,数据率可达400Mbps,其配套支持的软件规范是HAVi(Home Audio Video Interoperability)。如三菱公司的Promise模块是目前市场上极少的具备HAVi功能的设备,它可作为HDTV接收机,并符合HAVi和1394规范。
随着下一代网络设备——本地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s)的推出,家庭网络的接入和交换能力将大大提高,这主要体现在可通过互联网遥控家庭中的电器设备,以及很强的视频分配功能(如在卧室中观看放在书房内PC机DVD ROM中的DVD节目)。
  • 上一篇文章: 技术预见通讯第四期

  • 下一篇文章: 技术预见通讯第六期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86]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46]

  • AGV综合选型[170]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3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4]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68]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7]

  •  
     相 关 文 章
  • 201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建议…[144]

  • 关于申报2013年山东省科技发展…[110]

  • 美国科技发展计划(规划)综述…[71]

  • 技术预见通讯第七期[76]

  • 技术预见通讯第六期[61]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269.53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