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搜索结果  
专 题 栏 目
  • 风力发电

  • 专用贴膜

  • 能源作物

  • 复合金属材料

  • 日用品(必修)

  • 能源类

  • 超声波清洗

  • 笛莎娃娃

  • 柔性阳极

  • 除臭器

  • 更多专题

    热 门 文 章
  • temp[149]

  • 2017 年 12 月 21…[133]

  • 修订第 2019/1616…[180]

  • SAE001[113]

  • Proe/Creo曲面渐消…[78]

  • 推 荐 文 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357]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545]

  • [转载]袁隆平真言…[715]

  • 台专家:当年我们…[604]

  • 旅日华人:中国严…[608]

  • 最 新 调 查
     没有任何调查
     
    所有文章
    32401.陈清如 [佚名][2006年1月4日][117]
    陈清如   陈清如(1926.12.3-)。矿物加工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选矿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主持建立了采用重介质旋流器的末煤选煤厂,解决了我国难选和极难选煤的分选;指导设计了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解决了我国跳汰选煤机的大型化;建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理论,研制成功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设备,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干法筛分,在我国煤矿得到普遍应用,经济效益……
    32402.陈国良 [佚名][2006年1月4日][76]
    导师姓名 陈国良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34年3月 技术职称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 行政职务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所在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
    32403.陈立泉 [佚名][2006年1月4日][74]
    陈立泉   陈立泉(1940.3.29- )。无机功能材料专家。四川省南充市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无机功能材料的研究。在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电极材料和电池的设计、制作方面取得了成果;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建成我国第一条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生产的设备和原材料国产化、电极片加工和电池设计等关键问题;以国产设备和原材料为……
    32404.陈景 [佚名][2006年1月4日][84]
    陈景   陈景(1935.3.9-)。贵金属冶金专家。云南省大理县人。195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云南大学特聘教授。长期从事贵金属化学冶金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60年代,完成了国家急需的硝酸工业废铂催化网再生和工业试验研究;80年代初,在金川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中,发明了活性铜粉置换分离金钯铂铑铱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生产;解决了“铑铱分离及提纯”的技术难题;90年代以来,研究含……
    32405.陆钟武 [佚名][2006年1月4日][98]
    陆钟武   陆钟武(1929.10.2-)。冶金热能工程和工业生态学专家。出生于天津市,原籍上海市川沙县。1950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前三年在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195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生班(前二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教授。(1)在炉窑热工方面,率先参照势流理论研究了竖炉气体力学,用高炉炉身静压成功地判断了炉内的主要变迁。建立了火焰炉热工基本方程式;查明了普通平炉改为内倾式后指标下降……
    32406.邹竞 [佚名][2006年1月4日][83]
    邹竞   邹竞(1936.2.9-)。女。感光材料专家。上海市人,原籍浙江省平湖市。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获工艺工程师学位。现任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河北省科协副主席。长期从事国防军工胶片、彩色电影胶片、彩色民用胶卷和医用胶片的制造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研究。曾获得多项感光材料研究成果。60年代成功地研制出当时国防军工急需的三种特种红外胶片,填补了国内空……
    32407.邵象华 [佚名][2006年1月4日][81]
    邵象华   邵象华(1913.2.22-)。钢铁冶金专家。浙江杭州人。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1938年获伦敦大学冶金硕士学位。我国近代钢铁冶金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现任钢铁研究总院教授、顾问。抗战时期设计、建设了我国第一座(小型)平炉炼钢厂。1947年在鞍山参加原“昭和制钢”的修复工作,但无实效。1949年起作为新鞍钢的总工,参加员工技术培训,建立公司的技术管理体制,开……
    32408.邱定蕃 [佚名][2006年1月4日][80]
    邱定蕃   邱定蕃(1941.10.20- )。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专家。出生于香港,江西省广昌县人。1962年毕业于南昌大学,1990年赴加拿大Queen,s大学学习与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原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现任该院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的研究与开发。发明矿浆电解新工艺,实现了金属一步提取,获199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
    32409.邱竹贤 [佚名][2006年1月4日][85]
    邱竹贤   邱竹贤(1921.4.12-)。有色金属冶金专家。江苏省海门市人。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获工学士学位。东北大学教授。1987年当选为挪威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年当选为挪威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铝电解工业生产和融盐电解、融盐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研究成功多项炼铝节电、节能技术,大幅度降低冶金工业中耗电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系统研究了低温度铝……
    32410.沈寅初 [佚名][2006年1月4日][92]
    沈寅初   沈寅初(1938.7.7-)。生物化工专家。浙江省    嵊县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市农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和生物农药研究。研究成功我国第一个用量最少、对环境最安全、对人畜无毒害的井冈霉素新农药,并得到广泛推广,建厂30余家,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主持开发生物农药产业骨干品种杀螨杀虫抗生素,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成功微……
    32411.汪旭光 [佚名][2006年1月4日][103]
    所属系所:   土木工程系 照 片 基本信息: 姓 名:汪旭光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9年   学 历:博士 &n……
    32412.汪燮卿 [佚名][2006年1月4日][97]
    汪燮卿   汪燮卿(1933.2.11-)。有机化工专家。出生于浙江省龙游县,原籍安徽省休宁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获学士学位;1961年毕业于原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主持催化裂解(DDC)、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汽油(MGG)等方面的研究。研制成功具有独创性的用重质原料生产轻质烯烃和高质量汽油的新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成功……
    32413.杨锦宗 [佚名][2006年1月4日][83]
    杨锦宗   杨锦宗(1932.8.25- )。精细化工专家。福建省莆田市人。1959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50年代末成套剖析合成了世界上刚刚出现的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推动了我国染料工业高起点快速发展;开展了创新染料的研究,对“染料-纤维-助剂”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高了固色率并降低……
    32414.杨启业 [佚名][2006年1月4日][115]
    杨启业   杨启业(1932.1.2-)。炼油工艺专家。江苏省镇江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炼油设计工作。先后设计、审核了82套催化裂化装置,经济效益显著;参加了提升管催化裂化、大庆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等攻关工作;在催化裂化装置上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获得……
    32415.李恒德 [清华大学][2006年1月4日][102]
    李恒德   李恒德(1921.6.30-)。核材料、材料科学专家。河南省洛阳市人。1942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7年毕业于美国卡尼基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53年毕业于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5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我国核材料和金属离子束材料改性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之一。在国际上最早阐明铍的滑移、孪生和断裂机制。回国后创建我国核材料专业。在国内首次利用溶胶沉淀法研制出UO2……
    32416.李冠兴 [佚名][2006年1月4日][82]
    李冠兴   李冠兴(1940.1.14- )。核材料专家。1940年1月14日生于上海市。1962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1966年研究生毕业。1982-1984年公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冶金工程系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2厂名誉厂长,高级工程师,核工业铀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32417.李俊贤 [佚名][2006年1月4日][104]
    李俊贤   李俊贤(1928.3.10-)。化工合成专家。四川省眉山县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黎明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有机化工品的合成研究。研制成功氯胺法制偏二甲肼,满足了多种导弹的需要,生产装置及产品质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研制成功一甲肼,满足了高效农药及长寿命卫星姿态控制需要;以硝酸酯为主要组份研制了鱼推-3燃料,产品质量达美国热动力鱼雷用燃料的先进水平,现已用作我……
    32418.李龙土 [佚名][2006年1月4日][90]
    李龙土   李龙土(1935.11.20-)。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福建省南安市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开发。研制成一系列高性能铁电、压电、介电和半导体陶瓷材料及器件;领导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高性能低烧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研究任务,解决了国内外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效益;首次研制成功低烧独石压电陶瓷变压器(MP……
    32419.李正邦 [佚名][2006年1月4日][88]
    李正邦   李正邦(1933.7.5- )。钢铁冶金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渣冶金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设计了国内第一批工业电渣炉,生产出无发纹钢、高温合金产品,并在液渣启动、液位控制、连续抽锭和二次冷却上有创新。率先开发了电渣熔铸技术,研制成功曲轴、飞机发动机涡轮盘等产品。开发了以白云石为基的无氟渣,电渣重熔效率提高一倍,电耗降……
    32420.李正名 [佚名][2006年1月4日][96]
    李正名   李正名(1931.1.2-)。有机化学及农药化学专家。上海市人。1953年毕业于美国欧斯金大学获学士学位;1956年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有机化学、农药化学的研究。参与研制高效杀菌剂粉锈宁新合成工艺;对澳洲原始小蜂、槐与茶尺蠖和茄科植物超微量信息物质进行分离、鉴定与合成;创制超高效除草剂品种92825等有机农药,从理论上修改了……
    32421.李东英 [佚名][2006年1月4日][88]
    李东英   李东英(1920.12.14-)。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北京市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高级工程师。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主持研究成功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保证“两弹一星”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主持钛应用推广工作,经济效益显著;并长期从事我国稀土的开发和应用的科技工作;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稀土微量元素用于农……
    32422.李大东 [佚名][2006年1月4日][100]
    李大东   李大东(1938.2.24-)。石油炼制催化剂及工艺方面的专家。北京市人,原籍山东省德州市。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专题组组长、研究室主任,1987年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8年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91-2003年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2004年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他与同事……
    32423.时铭显 [佚名][2006年1月4日][83]
    时铭显   时铭显(1933.4.26-)。化学工程与装备专家。江苏省常熟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长期从事多相流动与分离工程的研究,尤其突出在高温气固分离技术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旋风分离器尺寸分类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催化裂化旋风分离器完整的设计技术,开发出新型高效PV型旋风分离器并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显著;研制成功新型多种系列的高效旋风管及由它组成的立……
    32424.张耀明 [佚名][2006年1月4日][99]
    张耀明   张耀明(1943.12.9-)。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应用物理系。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原院长、南京市科协主席。长期从事非通信光纤和特种玻纤领域的研究。首创了代铂炉拉制高强度玻璃纤维及丝根针管风冷技术,成为新型特种玻纤拉丝工艺的技术基础;主抓的防热材料用立体织物和天线罩用玻璃纤维仿形织物的配套研制工作,成功应用于TS导弹等国防军……
    32425.张国成 [佚名][2006年1月4日][97]
    张国成   张国成(1931.10.12-)。稀土金属冶炼分离专家。云南省昆明市人。195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获学士学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各种稀土精矿冶炼和单一稀土元素分离的研究。研究成功氧化焙烧-催化浸出法冶炼氟碳铈矿新工艺并广泛推广;发明了硫酸强化焙烧萃取法冶炼混合型稀土精矿的新流程,冶炼精矿量约10万t/a;研究成功用P204萃取剂从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分离稀土元素新……
    32426.张寿荣 [佚名][2006年1月4日][81]
    张寿荣   张寿荣(1928.2.17-)。钢铁冶金专家。河北省定县人。194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生产、建设及高炉设计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参加鞍钢恢复生产,推行高炉炉顶调剂法和低锰炼钢铁的冶炼使鞍钢全国领先;参加武钢一期工程建设,使国内第一座1000m3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研制成功用1513m3设备建2516m3四高炉并提出炼铁……
    32427.张文海 [佚名][2006年1月4日][84]
    张文海   张文海,有色金属冶金专家。福建省长乐县人。1939年2月1日出生。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有色冶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历任江西贵溪冶炼厂、安徽金隆铜业公司等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为确立我国先进的强化冶金工艺,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实现清洁生产,做了重要工作。主持金隆铜业"冷风闪速炼铜"技术攻关获得成功,并首次实现我国闪速炼铜设备国产化和输出……
    32428.吴慰祖 [佚名][2006年1月4日][99]
    吴慰祖   吴慰祖(1932.11.13- )。精细化工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总参谋部第五十五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军事领域中精细化工技术的研究。开创并建立了一门与物理、生物、微电子等学科紧密相关的、新的精细化工学科理论体系;紧密跟踪和吸取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到大量应用,并获得重大效益;……
    32429.余永富 [佚名][2006年1月4日][78]
     余永富   余永富(1932.9.30-)。选矿工程专家。河南省南召县人。1956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长沙矿冶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难选红(磁)铁矿、多金属共生矿、稀有金属矿铜钴硫化矿的选矿研究。研究成功弱磁-强磁选矿新设备新工艺,解决了武钢混合型铁矿石复杂难选的技术难题;研制成功国内外独特的选矿新工艺,解决了长期制约包钢生产的选矿难题;针对我国金属矿山资源及炼铁发展现……
    32430.何季麟 [佚名][2006年1月4日][95]
    何季麟   何季麟(1945.9.1-)。冶金与材料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稀有金属钽铌铍冶炼与加工技术的研究。率先研究出固液、液液、汽液、DP、外加料等5种适应不同产品的钽粉生产工艺,在掺杂、降氧、钝化、造粒及电池保护等技术方面有重大创新,解决了钽粉杂质高、比容低、漏电流大、流……
    32431.闵恩泽 [佚名][2006年1月4日][75]
    闵恩泽   闵恩泽(1924.2.8-)。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60年代开发成功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均建成工厂投入生产。70-80年代领导了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半合成沸石裂化……
    32432.严东生 [佚名][2006年1月4日][78]
    严东生   严东生(1918.2.10-)。无机材料与材料科学专家。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5年进入清华大学,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我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研究成功高温熔烧及扩散涂层、碳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等,均成功地应用于飞机发动机,人造卫星和远……
    32433.江东亮 [佚名][2006年1月4日][93]
    江东亮   江东亮(1937.9.12-)。无机陶瓷材料专家。生于上海市,安徽省歙县人。1960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无机陶瓷材料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完成了致密微晶氧化铝陶瓷及机械密封件的研究,成功地装备了东风型系列火箭推进剂加注系统;开发了氧化铝耐热混凝土浇灌料,为30万吨合成氨装置提供了关键材料,经济效益显著;开发成功第二代氧……
    32434.朱永濬 [佚名][2006年1月4日][79]
    朱永濬   朱永?(1929.12.15-)。核化学化工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省泾县。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长期从事核燃料萃取化学及工艺和高放射性废液分离化学的研究。60年代研究成功磷酸三丁酯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化学工艺并顺利用于生产,满足了国防需要;80年代以来,成功地研究开发了由高放射性废液去除锕系元素的三烷基(混合)氧膦TRPO萃取法,正在研……
    32435.师昌绪 [佚名][2006年1月4日][82]
    师昌绪   师昌绪(1920.11.15-)。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河北省徐水县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1955年留学美国,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1955-1985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曾获国家级奖10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国际实用材……
    32436.孙传尧 [佚名][2006年1月4日][84]
    孙传尧   孙传尧(1944.12.13-)。矿物加工工程专家。生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山东省东平县人。196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81年毕业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获硕士学位。曾任新疆可可托海选矿厂副厂长、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现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复杂多金属矿石选矿工艺和浮选理论研究,在钨铋钼、铅锌、铜镍、锂铍钽铌等复杂多金属矿选矿……
    32437.刘伯里 [佚名][2006年1月4日][82]
    刘伯里   刘伯里(1931.1.29-)。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5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的研究工作。承担并完成了我国821工程低放裂变废液处理任务以及核爆炸裂变污染苦咸水和核潜艇原子反应堆回路水放射性的净化研究和从强放裂变废液中分离提取铯-137和锶-90等研究;研究了14种核素的放射性药物,特别在锝药物和脑受体显像药……
    32438.刘业翔 [佚名][2006年1月4日][89]
    刘业翔   刘业翔(1930.9.1-)。有色金属冶金专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5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轻金属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有色冶金,铝电解,熔盐电化学及功能电极材料的研究。率先开展高温熔盐电解电催化的研究与应用,“锂盐阳极糊节能技术”曾在全国推广,经济效益显著。在TiB2 涂层阴极,铝电解智能模糊控制,锂离子电池电极……
    32439.关兴亚 [佚名][2006年1月4日][86]
    关兴亚   关兴亚(1932.2.7-)。石油化工专家。辽宁省沈阳市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从六十年代初开始长期从事丙烯腈生产工艺及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七十年代在我国建成12套丙烯腈中小型生产装置,填补了我国在氨氧化领域的技术空白。八十年代初在中石化集团公司领导下,组织了研究、设计、高校和工厂等部门参加的丙烯腈成套技术国产化的攻关。开发出MB-……
    32440.左铁镛 [佚名][2006年1月4日][86]
    左铁镛 65976   左铁镛(1936.9.3-)。金属材料及其加工专家。北京市人。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会长、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国际合作……
    32441.王震西 [佚名][2006年1月4日][95]
    王震西   王震西(1942.9.3-)。磁性及非晶态材料专家。江苏省海门市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北京中科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董事长、研究员。长期从事稀土磁性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国防用多种微波铁氧体材料和器件。在非晶态DyCo3.4合金薄膜中,合作发现并命名了“Sperimagnet”(散磁性)新型磁结构。研制成功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低纯度钕稀……
    32442.王静康 [佚名][2006年1月4日][76]
    王静康   王静康(1938.4.9- )。工业结晶专家。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1965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天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化学工程,特别是工业结晶工程的基础理论及工程应用技术研究。连续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及“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熔融结晶技术方面,发明了塔式液膜结晶器,提出非稳态控制方法,分离出高纯对二氯苯;在溶液结晶技术方面……
    32443.王淀佐 [佚名][2006年1月4日][89]
    王淀佐   王淀佐(1934.3.23-)。出生于辽宁省凌海市,1949年东北大学(长春)肄业,1961年中南工业大学(长沙)毕业。从事矿物加工与冶金专业。曾在冶金部任技术员;在中南工业大学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导师;曾任:中南工大副校长、校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任院长;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教授;1998年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多年从事科研、……
    32444.王泽山 [佚名][2006年1月4日][90]
    王泽山   王泽山(1935.10.10- )。含能材料专家。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的水平;研究和解决了废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变废为宝,改善了安全,降低了公害,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
    32445.毛炳权 [佚名][2006年1月4日][85]
    毛炳权   毛炳权(1933.11.2-)。高分子化工专家。广东省东莞市人。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获工程师学位。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烯烃聚合工艺和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参加研制成功中小型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并得到广泛推广;研制成功聚烯烃N型高效催化剂及聚合工艺,取代进口催化剂,催化剂专利转让给美国某石油公司和催化剂公司,催化剂在世界范围内出售,经济效益显著。多次获……
    32446.才鸿年 [佚名][2006年1月4日][86]
    姓   名才鸿年  471弄 出生年月1940年5月 网络督察 聘任博导时间2000年12月 200092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5976 455 E-mailcaihn@cae.cn 8#信箱 所在学科1材料学 同济 研究方向高分子及功能材料,弹箭材料,复合材料 密云路 所在学科2材料加工工……
    32447.干勇 [佚名][2006年1月4日][86]
    干勇   干勇(1947.8.3-) 冶金专家。生于重庆市,四川资阳人。1987年毕业于钢铁研究总院获博士学位。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院长,兼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钢铁冶金领域连铸工程与新技术基础理论、技术集成研究和近终形、高效连铸等方面的工程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首次提出了亚快速凝固的CET自由晶粒的半定量计算公式,建立了伺服振动系统两级固……
    32448.丁传贤 [佚名][2006年1月4日][108]
    丁传贤   丁传贤(1936.2.11-)。无机涂层材料专家。江苏省海门市人。195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等离子喷涂涂层材料配方、工艺、性能、结构、应用和相关应用基础科学的研究。研制成功可供实用的电弧等离子喷涂设备和高温防热、耐磨、生物相容、红外辐射、电介催化等五个涂层系列,在我国国防和民用工业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效益较为明显。10余项科研成果获……
    32449.魏正耀 [佚名][2006年1月4日][191]
    魏正耀   魏正耀  (1936.3.30--)信息技术专家。1936年3月30日出生于上海市,浙江省慈溪市人。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现任总参第58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工作,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学术造诣深,主持完成多个研究项目,发挥了关键作用,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1985年、1998年、1999年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一项。……
    32450.魏子卿 [佚名][2006年1月4日][133]
    魏子卿   魏子卿 (1937.4.15--)  卫星大地测量学家。河南省睢县人。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早期从事测绘专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70年代,从事海上大气折光修正研究,为我国首次洲际导弹实验提出折射修正方案。主持长测程气体激光测距仪的研制和测试。在我国首先开展卫星多普勒定位研究,提出全国卫星多普勒大地网布设方案,研制成功平差程序。主持完成全国多普勒网……
    32451.薛鸣球 [佚名][2006年1月4日][127]
    薛鸣球   薛鸣球 (1930.10.18-- )  光学专家。江苏省宜兴市人。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省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所长。长期从事光学仪器和光学系统设计研究工作。1958年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1959年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口径高倍率观察望远镜。1967年为我国第一代遥感卫星负责设计了高……
    32452.潘君骅 [佚名][2006年1月4日][167]
    潘君骅   潘君骅  (1930.10.14——)应用光学专家。1930年10月14日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0年在获原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学习天文光学,获副博士学位。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仪器研制中心退休,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光学仪器领域的科研工作40余年,早在50年代后期留学苏联期间,提出了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新的检验……
    32453.潘云鹤 [佚名][2006年1月4日][125]
    潘云鹤   潘云鹤  (1946.11.4-- )  计算机应用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7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81年获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工学硕士。浙江大学教授、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形图像学会理事长。从70年代起,对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和CAD技术进行交叉研究,对智能CAD,计算机美术,图像思维模拟,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等多个方向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并作出重要贡……
    32454.蔡鹤皋 [佚名][2006年1月4日][128]
    蔡鹤皋   蔡鹤皋 (1934.6.5-- )  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家。原籍北京,出生长春。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教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解决了机器人轨迹控制精度及路径预测控制等关键技术。十多年来共研制成功6种型号17台工业机器人。在智能机器人和空间机器人方面,取得了7项研究成果。在精密主轴回转运动精度理论及动态测试……
    32455.蔡吉人 [佚名][2006年1月4日][142]
    蔡吉人   蔡吉人 (1935.7.15-- )  信息处理技术专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信息处理研究工作。在信息压缩、转换、传输等方面作出卓著成绩。主持过10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审查过三十多个设计方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多次获国家、省部级其他奖励。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30余篇。   &n……
    32456.童志鹏 [佚名][2006年1月4日][150]
    童志鹏   童志鹏 (1924.8.12-- )  电子信息工程专家。浙江省慈溪县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信息产业部科技委顾问、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近半个世纪以来,主持多种通信电台、接力机和机载雷达的研制以及新一代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数据交换网等研究工作,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得国家多种奖励。80……
    32457.龚惠兴 [佚名][2006年1月4日][145]
    龚惠兴   龚惠兴  (1940.7.19-- ) 航天遥感、光电技术专家。上海市人。1963年中国科技大学毕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究员,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早期从事红外地平仪研制,用于我国通讯卫星飞行姿态测量。70年代中期起,在国内首先进行航天红外遥感仪器--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的研制,解决了系统设计、性能检验和辐……
    32458.龚知本 [佚名][2006年1月4日][141]
    龚知本   龚知本 (1935.11.28——)大气光学专家。1935年11月28日出生,江苏省太仓市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曾任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现任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大气光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是我国应用大气光学主要开拓者。在激光大气传输及其校正、激光大气探测和高分辨率大气吸收光谱等方面的……
    32459.黄尚廉 [佚名][2006年1月4日][109]
    黄尚廉   黄尚廉 (1936.8.16-- )  男,重庆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精密仪器及机械,光电技术与系统的研究。他建立了光栅测角系统提高测角精度的理论体系,首创环形光导纤维束莫尔条纹全接收系统,研制出0.1秒高精度光电圆刻线机。他提出了复杂表格智能处理方法,领导并参与研制了国际领先水平的表格自动阅读机,获广泛应用。他在国内开创了智能结构系统研究领域, 在结构健康监测……
    32460.梁骏吾 [佚名][2006年1月4日][133]
    梁骏吾   梁骏吾  (1933.9.18-- )  半导体材料专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60年获原苏联科学院冶金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60年代解决了高纯区熔硅的关键技术。1964年制备出室温激光器用GaAs 液相外延材料。1979年研制成功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的无位错、无旋涡、低微缺陷、低碳、可控氧量的优质硅区熔单晶。80年……
    32461.高洁 [佚名][2006年1月4日][122]
    高洁   高洁  (1937.6.14——)量子物理计量专家。1937年6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长期从事量子物理计量与凝聚态物理研究,现任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1963-1968年在北京负责完成了“硅钢片交流损耗和磁特性标准测量”,成为我国最早的硅钢片磁特性国家标准。1978-1985年负责完成了“以超导约瑟夫……
    32462.顾冠群 [佚名][2006年1月4日][118]
    顾冠群   顾冠群 (1940.1.13-- )  计算机网络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东南大学教授、校长。现任江苏省科协主席。长期从事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作为主要成员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晶体管积分机,并完成基于该机的“自动切割绘图系统”和“潜艇电子航迹仪”。1976年开始从事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研究……
    32463.郭桂蓉 [佚名][2006年1月4日][107]
    郭桂蓉   郭桂蓉  (1937.10.25-- ) 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 四川省成都市人。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先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校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现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主持并设计研制成功舰船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空中目标电磁特征提取与识……
    32464.柴天佑 [佚名][2006年1月4日][129]
    柴天佑   柴天佑 (1947.11.7——)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家。1947年11月7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原籍甘肃省兰州市。198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获博士学位。曾任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现任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相结合,主持研制出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并应用于2……
    32465.徐元森 [佚名][2006年1月4日][132]
    徐元森   徐元森  (1926.5.22-- )  微电子及冶金专家。浙江省江山县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研究室主任。 50年代在球墨铸铁、包头和攀枝花等复杂铁矿石冶炼及超纯金属提纯等项目中,应用冶金学和物理化学原理出色地完成国家重大建设中的科研任务,解决了炼铁史上含钛和含氟铁矿冶炼的两大难题,丰富了炼铁学和冶金过程物理化学,3次……
    32466.凌永顺 [佚名][2006年1月4日][119]
    凌永顺   凌永顺 (1937.4.2-- )  中国电子对抗技术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安徽省定远。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在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电子伪装和雷达红外复合干扰技术的研究上获得突破性成果。1992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32467.倪光南 [佚名][2006年1月4日][119]
    倪光南   倪光南 (1939.8.1-- )  计算机专家。浙江省镇海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汉字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研究的学者之一,提出并实现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主持开发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汉字处理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所在企业亦由计算所公司改名为联想……
    32468.钟山 [佚名][2006年1月4日][111]
    钟山    钟山  (1931.1.15——) 制导系统工程专家。1931年1月1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任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从事多种地空型号弹上设备如应答机、引信、导引头研制及制导系统设计。担任多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在地空导弹研制过程中,对红外位标器和单脉冲跟踪制导雷达两大设备分别采取降噪、提高灵敏……
    32469.赵伊君 [佚名][2006年1月4日][96]
    赵伊君    赵伊君 (1930.11.26-- )  激光技术专家。北京市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60年代初参加了我国核爆炸光辐测试分析工作,研制出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等3种测试设备,并参加核试验。70年代起在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的过程中,开展了原子分子物理和物理力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从原子微观结构出发求出辐射流体计算中所需材……
    32470.赵梓森 [佚名][2006年1月4日][82]
    赵梓森   赵梓森  (1932.2.4-- )   光纤通信专家。广东省中山市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邮电部科技委委员。早在1973年就建议开展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并提出正确的技术路线,参与起草了我国“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光纤通信攻关计划,为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少走弯路……
    32471.胡启恒 [佚名][2006年1月4日][94]
    胡启恒   胡启恒(女)  (1934.6.15-- )  自动控制技术专家。1934年6月生于北京,原籍陕西省榆林。1963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研究生部,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科技文献中心副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
    32472.胡光镇 [佚名][2006年1月4日][94]
    胡光镇   胡光镇 (1927. 8. 26-- )  电子工程及通信技术专家。1927年8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现属上海市)。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先后在民航局、电子部和总参等研究部门工作,历任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及研究员等职务。长期致力于通信电子技术研究,20世纪60年代率先研制出多种全晶体管化多路通信设备,70年代研究数据通信技术,建成数据传输系统,80年代以来一直跟踪……
    32473.封锡盛 [佚名][2006年1月4日][89]
    封锡盛   封锡盛  (1941.12.17——) 水下机器人专家。1941年12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最早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的专家之一,曾经担任我国第一台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电控系统负责人、我国第一台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的总设计师、“CR-01”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项目副总设计师、……
    32474.宫先仪 [佚名][2006年1月4日][88]
    宫先仪   宫先仪(1938年正月十二[农历]) 水声工程专家。江苏省江宁县人。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曾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715研究所研究员、总工程师,海洋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5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了我国第一、二代潜艇主战声纳工程研制及多项国家重点预研课题研究工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32475.姜景山 [佚名][2006年1月4日][95]
    姜景山   姜景山  (1932.2.8——)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1936年2月8日出生于吉林省龙井市。1962年获前苏联列宁格勒乌里亚诺夫电工学院,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从事微波遥感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CO-SPAR中国委员会委员,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他是我国航天……
    32476.姜文汉 [佚名][2006年1月4日][102]
    姜文汉   姜文汉  (1936.5.9-- )  光学技术专家。浙江省平湖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早年从事大型光测设备研究,在精密轴系理论和技术、固定式光学测量系统等方面有开创性工作。1979年在我国首先开拓自适应光学方向,建立整套基础技术并研制多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
    32477.姚骏恩 [佚名][2006年1月4日][106]
    姚骏恩   姚骏恩(1932.4.9-) 电子物理学家(纳米测控技术与仪器制造)。上海市人。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所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和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电子显微学报》主编。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是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我国研制和生产的首创者,我……
    32478.贲德 [佚名][2006年1月4日][98]
    贲德   贲德(1938.4.4-) 雷达专家。吉林省九台市人。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信息产业部电子14所副所长,现任14所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科技委副主任。长期从事雷达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工作。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相控阵雷达课题研究。七十年代初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承担了我国第一部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任务,参加了方案论证、工程设计、组织生产、安装调试全过程,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突破相……
    32479.俞大光 [佚名][2006年1月4日][98]
    俞大光   俞大光  (1921.1.22-- )  理论电工和电子工程专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44年武汉大学电机系毕业,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毕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研究员。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在核武器引爆控制方面,采用过载延时引信,提高了引爆的可靠度。在核武器再入遥测技术中,采用S波段脉位键控调制方案,获得了良好结果。担任我国某型……
    32480.金国藩 [佚名][2006年1月4日][95]
    金国藩   金国藩  (1929.1.8-- )  光学仪器专家。浙江省绍兴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曾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光学仪器及应用光学技术研究。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三座标光栅测量机。领导可擦除盘机、激光陀螺等研究工作,创造了一种可写可擦光学头,独创地将激光陀螺用于测量弱磁场。率先在国内研究计算全息、光计算及二元……
    32481.金怡濂 [佚名][2006年1月4日][90]
           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年底至1958年在原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技术。1958年回国后,作为运控部分负责人之一参加了我国第一台通用大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做出了贡献。此后,他长期致力于电子计算机体系结构、高速信号传输技术、计算机组装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32482.郑南宁 [佚名][2006年1月4日][101]
    郑南宁   郑南宁  (1952.12.19——) 自动控制专家。1952年12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陕西省西安市人。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5年获日本庆应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校长,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提出图像分析和视觉知识描述新方法,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完成“精密装配机器人机器视觉系统”研究,……
    32483.范滇元 [佚名][2006年1月4日][87]
    范滇元 1962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1966年中科院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先后研制成功输出功率达百亿、仟亿和万亿瓦的“神光”系列钕玻璃激光装置,现任“神光Ⅲ”项目总工程师。在系统总体设计、光学工程、光束传输理论与应用、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先进成果。先后获得陈嘉庚奖、中科院科技……
    32484.罗沛霖 [佚名][2006年1月4日][90]
    罗沛霖   罗沛霖  Luo Peilin (1913.12.30.--  )  电子学与信息学家。天津市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2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带特荣誉衔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电子工业部科技委前副主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前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荣誉理事,中国电子学会荣誉会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八个院校名……
    32485.林祥棣 [佚名][2006年1月4日][102]
    林祥棣   林祥棣  (1934.2.8-- )   光电技术与工程专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先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广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成都分院院长;西南科技大学校长等职。近40年来领导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广电工程的研制。研究光电跟踪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和建立了其数学模型;提出光电扫描交会测量时不同步误差的实时校正法和交会测量多……
    32486.林永年 [佚名][2006年1月4日][99]
    林永年   林永年  (1932.2.13-- )   信息处理技术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51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工作,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次,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2……
    32487.周炯槃 [佚名][2006年1月4日][117]
    周炯槃   周炯槃  (1921.1.5-- )  通信技术专家。浙江省上虞县人。194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美国哈佛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教授。1958年创建了我国第一座实验电视台——北邮教学电视台,后又领导研制了飞点扫描彩色电视实验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60年代首次把卷积码引入无线数字通信信道的纠错和检错,在国家科研项目“6401……
    32488.周寿桓 [佚名][2006年1月4日][74]
    周寿桓   周寿桓(1937.4.3——)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专家。1937年4月3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原籍北京市朝阳区。196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委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分会秘书长。   70年代初提出DPSSL的技术设想,是我国最早开展DPSSL研究之一。全国产元件DPSSL绿光输出率先突破100瓦,打破国外……
    32489.周仲义 [佚名][2006年1月4日][119]
    周仲义   周仲义  (1935.8.6-- )  信息技术专家。上海市人。1956年7月毕业于中央军委技术干部学校。总参谋部某部研究员。长期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工作,创造性地解决本专业领域内的关键性技术课题和重大技术难题,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居领先地位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本专业技术的发展。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32490.周立伟 [佚名][2006年1月4日][102]
    周立伟   周立伟  (1932.9.17----)男,汉族。电子光学与夜视技术专家。1932年9月17日出生于上海市,浙江省诸暨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66年获前苏联数学物理副博士学位。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理工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北京理工大学首席专家、校科协主席等职。研究同心球系统与移像系统的电子光学、……
    32491.陈德仁 [佚名][2006年1月4日][91]
    陈德仁   陈德仁  (1922.10.22-- )  火箭控制专家。江苏省无锡县人。1945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研究员。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现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长期从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地地战略导弹捷联补偿制导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作为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个固体潜地弹道导弹型号,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国第一……
    32492.陈敬熊 [佚名][2006年1月4日][86]
    陈敬熊   陈敬熊  (1921.10.16--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 浙江省镇海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50年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副所长。长期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959年最先提出Max……
    32493.陈德仁 [佚名][2006年1月4日][92]
    陈德仁   陈德仁  (1922.10.22-- )  火箭控制专家。江苏省无锡县人。1945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研究员。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现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长期从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地地战略导弹捷联补偿制导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作为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个固体潜地弹道导弹型号,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国第一……
    32494.陈敬熊 [佚名][2006年1月4日][79]
    陈敬熊   陈敬熊  (1921.10.16--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 浙江省镇海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50年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副所长。长期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959年最先提出Max……
    32495.陈俊亮 [佚名][2006年1月4日][89]
    共济 陈俊亮,博士生导师,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1933年10月出生,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系,1961年5月获前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交换与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共济 1955年到北京邮电学院(现为北京邮电大学)任教至今。1978-1981年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和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1991……
    32496.陈良惠 [佚名][2006年1月4日][97]
    陈良惠    陈良惠  半导体光电子学家。1939年生,福建省福州人。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至今。   他是我国光电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内率先实现量子阱激光器的突破,并开拓不同波长,不同功率,不同应用目标的量子阱激光器和其他光电子器件的的研制、开发与工程化。他主持并出色完成中科院重大项目,国家攻关、863、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任务,在980……
    32497.陈左宁 [佚名][2006年1月4日][85]
    陈左宁   陈左宁(女) (1957.10.23-)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专家。北京市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学术造诣深,技术精湛,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攻坚能力。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系统软件和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开发,参加或参与主持了多台国产高端计算机的研制,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我国高端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她提出并主持制……
    32498.陈火旺 [佚名][2006年1月4日][89]
    陈火旺   陈火旺 (1936.2.5-- )  计算机软件专家。福建省安溪县人。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在国内率先实现计算机符号宏汇编器。70年代初主持全国Fortran编译程序会战,设计成功我国第一个Fortran编译系统。1979~1983年任银河-I巨型计算机软件总负责人,负责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直接主持向量语言的设计、编译方案的制定和向量识别算法的研究与……
    32499.陆建勋 [佚名][2006年1月4日][86]
    陆建勋   陆建勋 (1929.9.11-- )  通信工程专家。原籍浙江省杭州市。出生于北京市,1947年9月至1950年11月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舰船研究院研究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顾问。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造船学会名誉理事。曾任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舰艇通信工程的研制工作,主持和组织核潜艇特种通信系统的研制,提出了总体技术方案和技术指标,解决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开拓了我……
    32500.苏君红 [佚名][2006年1月4日][93]
    苏君红   苏君红  (1937.4.9-- )   红外技术专家。上海市人。196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兵器工业昆明物理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热成像工程总设计师。长期参加红外系统研究,重点是热成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参加或主持研制的红外跟踪系统、几种不同用途的热成像分别获得国防科工委和兵器工业科技进步奖。其中,中国Ⅱ类通用组件热成像项目获兵器工业科技进步……
    32501.沈昌祥 [佚名][2006年1月4日][113]
    办公地点: null 简    介:  沈昌祥院士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常委、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顾问,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保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中心主任。 659 76674 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密码工程、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系统软件安全(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
    32502.汪成为 [佚名][2006年1月4日][94]
    汪成为 辅导   汪成为  (1933.7-- )  计算机专家。浙江省奉化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曾任总装备部科技部常任委员、原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电子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研究工作。参与和主持多种系统仿真、模拟计算机及数字计算机总体,整机及软件设计,如主持完成了……
    32503.杨士中 [佚名][2006年1月4日][95]
    杨士中   杨士中 (1937.10.1-- )  测控与遥感信息传输专家。重庆市人。196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大学通信与测控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飞行器测控及遥感传输领域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发明统一扩频测控及图象传输体制,解决了测控系统无电子对抗力的问题。研制成功的卫星传输型CCD电视遥感系统,首次在我国实现传输型卫星遥感。发明精密跟踪系统中频率的截获新方法,解决了精……
    32504.李德毅 [佚名][2006年1月4日][99]
    李德毅   李德毅  (1944.11.28——)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11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县。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第61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参加了多项国防电子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研制和开发。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和一整套用逻辑语言实现的方法。证明了关系数……
    32505.李德仁 [佚名][2006年1月4日][89]
    李德仁   李德仁  Le Deren  (1938.12.31--  )  原籍江苏江丹徒人。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实验室主任。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国际……
    32506.李国杰 [佚名][2006年1月4日][99]
    李国杰   李国杰 (1943.5.29——)  计算机专家。湖南邵阳市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在并行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有效搜索算法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主持研制成功了曙光一号多处理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和曙光2000/3000超级服务器并实现了……
    32507.李伯虎 [佚名][2006年1月4日][99]
    李伯虎   李伯虎(1938.11.27——)计算机仿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专家。上海市人。1961年清华大学毕业。1980-1982年美国密执安大学访问学者。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曾任北京计算机应用与仿真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仿真系统和集成制造系统的总体、支撑平台及算法等研究工作。参……
    32508.李同保 [佚名][2006年1月4日][109]
    李同保   李同保  (1942.10.7-- )  光学、计量学专家。1942年10月生,河南省温县人。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同年到北京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光学研究室工作。1980年4月至11月在中美高级研究学者交流计划资助下到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从事辐射度学研究,获优秀客座研究人员奖;1983年至1999年5月,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历任研究员……
    32509.李幼平 [佚名][2006年1月4日][124]
    李幼平   李幼平(1935.5.1---)  电子学家,1935年5月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小学教师家庭。1953年至1957年在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学习,1957至1959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研修通信与遥测,此后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担任助教、讲师。1964年10月,被调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核武器电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70至80年代,在解决我国核武器电子学系统许多技术难题的过程中,……
    32510.李乐民 [佚名][2006年1月4日][152]
    李乐民   李乐民  (1932.5.28-- )  通信技术专家。浙江省吴兴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从事通信技术领域科研教学50余年。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4部。为多项工程研制了数字传输关键设备。70年代初负责研制成功载波话路用9600比特/秒高速数传机,解决自适应均衡关键技术。80年代初起,对数字通信中传输性能与抑制窄带干扰研究有创造性贡献……
    32511.李三立 [佚名][2006年1月4日][112]
    李三立   李三立  (1935.8.24-- )  计算机专家。上海人。1955清华大学毕业。1960获前苏联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曾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召集人,IEEE中国分部主席(95/96)。1956年起从事计算机,曾负责研制过我国电子管、晶体管、LSI和VLSI四代计算机,其中的……
    32512.张履谦 [佚名][2006年1月4日][101]
      张履谦简介 张履谦   张履谦 (1926.3.1-- )  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湖南长沙人。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抗美援朝期间为部队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为我国电子对抗事业做了开创性工作。参加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主持研制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制导雷达,装备了部队。参加其抗干扰研究,多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负责研制多种远程精密空间跟踪……
    32513.张锡祥 [佚名][2006年1月4日][97]
    张锡祥简介 张锡祥   张锡祥  (1933.5.19——)  雷达对抗专家。1933年5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195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雷达系。现任信息产业部第29所高级工程师、所长顾问。我国雷达有源干扰领域的带头人,主持研制了反白鸹导弹雷达附加器样机、对单脉冲雷达干扰机原理样机和一、二、三代地空干扰机,并由单站扩展为系统,可进行对多方向、多目标和一些新……
    32514.张钟华 [佚名][2006年1月4日][93]
    同济西苑 张钟华,计量学专家,1940年7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57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59年转入电机系。1962年毕业后考入本校电机系研究生班。1965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而后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从事精密电测量工作至今,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钟华院士长期从事精密电磁测量、量子计量标准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471弄……
    32515.张直中 [佚名][2006年1月4日][107]
    张直中简介 张直中   张直中  (1917.4.1-- )  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浙江省海宁人。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5年至1947年在英国进修。原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电子工业部第十四所总工程师。1953年主持试制了中国第一部中程对空警戒雷达,并批量生产。1957年指导研制中国第一部微波动目标……
    32516.张明高 [佚名][2006年1月4日][92]
    张明高简介 张明高   张明高(1937.12.17——)无线电波传播专家。1937年12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为信息产业部第22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无线电波传播研究。提出了全球适用的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统计预算方法,1990年被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采纳,取代了美国NBS方法和法国方法,1992年形成CCIR P.617-1建议,成功地应用……
    32517.张光义 [佚名][2006年1月4日][87]
    张光义简介 张光义   张光义  (1935.9.3-- )  雷达工程专家。四川省泸州市人。1962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60年代,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研制我国第一部电扫描三坐标雷达;从60年代中期起,从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相控阵雷达工程经验,有较深的理论造诣。负责我国第一部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的总体设计,曾参……
    32518.张乃通 [佚名][2006年1月4日][90]
    张乃通简介 张乃通   张乃通 (1934.7.17-)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专家。江苏省扬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原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1956-1958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进修(任助教);1958年8月回哈工大无线电系任教至今。现任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所名誉所长、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他使我国海防导弹指挥控制数据通信系统更新换代赶上国外同类系统先进水平,主持研制成功的XX导弹武器数据通信系统……
    32519.宋健 [佚名][2006年1月3日][101]
    宋健简介 宋健   宋健 Song Jian (1931.12.29--  )  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山东荣成人。1958年在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获工程师学位,1960年在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毕业,同年包曼高工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后又获科学博士学位。曾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1960年前后,在最优控制系统理论方面作出……
    32520.吴祖垲 [佚名][2006年1月3日][96]
    吴祖垲简介 吴祖垲   吴祖垲  (1914.3.1-- )  真空电子技术专家。浙江省嘉兴人。1937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46年美国密歇根大学获硕士学位。电子部科技委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深圳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公司及咸阳彩虹集团公司高级顾问、西安交通大学名誉教授。曾任南京741厂、成都773厂、咸阳4400厂总工程师,主持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只日光灯、黑白显象管、彩色管……
    32521.吴佑寿 [佚名][2006年1月3日][98]
    吴佑寿简介 吴佑寿   吴佑寿  (1925.7.14-- )   数字通信专家。广东省潮州市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我国数字通信创建者之一。50年代末研制成功8路脉码调制PCM数字电话终端机。60年代负责研制并生产SCA型数传机系列,用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数据传输。70年代研制32……
    32522.吴澄 [佚名][2006年1月3日][107]
    吴澄简介 吴澄   吴澄 (1940.1.4-- )  自动控制专家。浙江省桐乡市人。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项目“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方法”首席科学家。从1986年起参与国家863计划的规划与实施,曾任CIMS主题专家组组长,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1987……
    32523.何德全 [佚名][2006年1月3日][103]
    何德全简介 何德全   何德全 (1933.7.31-- )  信息技术专家。北京市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在主持大型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中作出创造性贡献。在信息防护与安全技术、新型显示与处理技术、信息光学与化学等多个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取得了20余项高难度、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其中10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部级科技进步奖。   19……
    32524.何新贵 [佚名][2006年1月3日][93]
    何新贵简介 何新贵   何新贵  (1938.10.26——)浙江省浦江县人。分别于1960年和1967年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和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首批计算机软件工作者之一。他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曾全程担任我军大型软件工程"军用共性软件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和总设计师,负责该工程的总……
    32525.邬贺铨 [佚名][2006年1月3日][99]
    邬贺铨简介 邬贺铨   邬贺铨  (1943.1.16——) 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1943年1月1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番禺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邮电学院。曾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现兼任国家863计划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信息化专家组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协会副理事长。是国内最早从事数字通信技术……
    32526.邬江兴 [佚名][2006年1月3日][101]
    邬江兴简介 邬江兴   邬江兴(1953.9.12——)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1953年9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原籍安徽省金寨县。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从1985年起开始从事程控交换机和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1991年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容量可达6万等效线的程控数字交换机并实现产业……
    32527.许祖彦 [佚名][2006年1月3日][100]
    许祖彦简介 许祖彦   许祖彦 (1940.2.25-) 激光技术专家。四川省邛崃县人。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进行了可调谐和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指导学生完成非线性晶体相位匹配折返现象普遍性的理论证明,并以此科学发现为原理提出专利设计合作研制出多波长光参量激光器,首次实现多波长激光宽调谐获国家发明二等奖;首次实现LBO光参量振荡和高效三倍频,首先将……
    32528.许居衍 [佚名][2006年1月3日][103]
    许居衍简介 许居衍   许居衍 (1934.7.9-- )  微电子技术专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5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半导体技术与微电子工业的开发工作。60年代初,摸索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单片硅平面集成电路,为开创我国集成电路事业做出贡献。相继提出并研制成功高速发射极分流限制饱和逻辑电路……
    32529.朱高峰 [佚名][2006年1月3日][104]
    朱高峰简介 朱高峰   朱高峰 (1935.5.27-- )  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原籍浙江宁波。出生于上海市。1951-1952年就学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电信工程学院,获工程师学位。曾任原邮电部副部长、主任高级工程师。1994年起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电信科研工作。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参与主持多个通信载波传输系统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负责总体设计……
    32530.庄松林 [佚名][2006年1月3日][111]
    庄松林简介 庄松林   庄松林  (1940.8.14 -- )  光学专家。出生于1940年8月14日,江苏省溧阳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79年赴美访问研究,198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共享得中青年专家,1985年、1987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9年获第一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1990年获政府特……
    32531.孙家广 [佚名][2006年1月3日][114]
    孙家广简介 同济 孙家广   孙家广 (1946.1.4——) 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专家。1946年1月4日出生于江苏镇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十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
    32532.孙忠良 [佚名][2006年1月3日][117]
    孙忠良简介 孙忠良   孙忠良 (1936.8.26-) 微波毫米波技术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鄞县。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一)1980年首先提出体效应谐波振荡器原理,研制出94GHz体效应谐波模振荡器。(二)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介质谐振器基波稳频谐波输出毫米波微带振荡器;……
    32533.孙优贤 [佚名][2006年1月3日][101]
    孙优贤简介 孙优贤   孙优贤  (1940.12.23-- )  工业自动化专家。浙江省诸暨市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现代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自控联制浆造纸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副理事长。在现代控制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针对复杂工业系统的高度不确定性、高度非线性、高度关……
    32534.孙玉 [佚名][2006年1月3日][96]
    孙玉简介 孙玉   孙玉  (1936.4.14-- )  军事通信技术专家。黑龙江省肇东县人。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研究员。长期从事战略兵器试验系统及军事战略通信系统研制工作。作为主要成员承担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遥控系统设备研制和我国第一代火箭试验遥控系统;作为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主持了散射数字传输系统研制、电信网络基础技术研究、……
    32535.刘尚合 [佚名][2006年1月3日][109]
    刘尚合简介 刘尚合   刘尚合  (1937.4.11——)静电与电磁防护工程专家。1937年4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教授、所长。他领导项目组在静电安全工程方面,建立了电火工品静电发火数理模型,说明了高压静电场中物质导电的机理;提出了真实静电感度测试方法,测定了火箭弹、导弹电火工品的真实静电感度,解决了弹药“反常发火……
    32536.刘永坦 [佚名][2006年1月3日][111]
    刘永坦简介 刘永坦   刘永坦  Liu YongTan (1936.12.1--)电子工程专家。原籍湖北武昌,生于江苏南京。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大气噪声及电台干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站。在逆合成孔径雷达研……
    32537.刘 玠简介 [佚名][2006年1月3日][109]
    刘玠简介 刘玠   刘玠  (1943 .11.22-- )  我国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1998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2001年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刘玠同志长期从事冶金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的研究开发。……
    32538.叶铭汉 [佚名][2006年1月3日][125]
    叶铭汉简介 叶铭汉   叶铭汉 (1925.4.2.-- )  实验高能物理学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上海市人。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5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二台带电粒子加速器(700仟电子伏和2.5兆电子伏静电加速器)的研制,建成后负责其运行和改进,对我国低能加速器的发展做出贡献。后率……
    32539.叶尚福 [佚名][2006年1月3日][96]
    叶尚福简介 叶尚福   叶尚福  (1938.12.14--)  微波天线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致力于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及高效馈源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尤其在多种大口径、高精度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研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主持研制的“自动跟踪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是国内最早的卫星地面站天线之一;“高精度卡塞格伦卫星地面站……
    32540.叶声华 [佚名][2006年1月3日][112]
    叶声华简介 叶声华   叶声华(1934.6.11——)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1934年6月11日出生于湖北省沙市。1956年华中工学院本科毕业,1962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现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博导、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一直工作在激光及光电测量技术科研第一线,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准直线技术及应用”项目,1998年获国……
    32541.卢锡城 [佚名][2006年1月3日][104]
    卢锡城简介 卢锡城   卢锡城  (1946.11.13——)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网络专家。194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研制成功了银河Ⅲ并行巨型机系统,负责总体技术方案设计、重大技术问题决策和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创造性地解决了全局共享分布存储、无死锁的三维环状网络及……
    32542.韦钰 [佚名][2006年1月3日][84]
    韦钰简介 韦钰   韦钰(女)(1940.2——) 电子学专家。广西桂林人,壮族。1965年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毕业。1981年获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韦钰博士在电子学领域工作了40多年,做出了系统的和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生物电子学和建立分子电子学学科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获得了国内第一批生物组织的微波CT、超声CT、衍射CT和B/A非线性参量断层图象。她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
    32543.王任享 [佚名][2006年1月3日][91]
    王任享简介 王任享   王任享  ( 1933.10.14-- )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福建省长乐市人。195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卫星摄影测量”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我国卫星摄影测量的技术方案,首次实现了困难地区目标定位和测图,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
    32544.王天然 [佚名][2006年1月3日][91]
    王天然简介 王天然   王天然 (1943.3.7——) 自动化控制与机器人技术专家。1943年3月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地区。196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科协主席。长期致力于机器人技术、大型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是我国机器人和自动化工程技术界的学……
    32545.王小谟 [佚名][2006年1月3日][95]
    王小谟简介 王小谟   王小谟   (1938.11.11-- )  雷达工程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副主任。60年代创造性提出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系统大大简化。70年代担任JY-8雷达主持设计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自动化引导雷达。80年代主持设计的JY-9雷达,具有较好的低空性能,在国外……
    32546.王子才 [佚名][2006年1月3日][89]
    王子才简介 王子才   王子才(1932.6.23——) 自动控制、系统仿真专家。山东省聊城市人。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与仿真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与仿真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自动控制、系统仿真领域,发展了伺服系统理论,提出并实现了复合驱动控制系统、变阻尼及大摩擦系统的控制技术,为开辟研制电动转台新途径和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32547.王大珩 [佚名][2006年1月3日][116]
    王大珩简介 王大珩     王大珩   Wang Daheng  (Wang Ta-Hang) (1915.2.26.--)  应用光学专家。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1948年在英国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在光学玻璃科学研究工作中有重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高技术局高级顾问。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
    32548.王越 [佚名][2006年1月3日][100]
    王越简介 王越   王越  Wang Yue (1932.4--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1932年4月1日出生于江苏丹阳。1956年5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与通信系统、武器系统运用工程研究。曾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某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曾取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32549.王选 [佚名][2006年1月3日][111]
    王选简介 王选   王选 Wang Xuan(1937.2.5--)计算机专家。江苏无锡人。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明人,获一项欧洲专利和八项中国专利。主持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引起了我国出版印刷业废除铅……
    32550.牛憨笨 [佚名][2006年1月3日][98]
    牛憨笨简介 牛憨笨   牛憨笨  ( 1940.2.11-- )  物理电子学专家。山西省壶关县人。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电子光学理论和变象管诊断技术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得到重要应用的高速静电聚焦变象管。研制成功9种变象管和7种变像管相机,为我国地下核试验、激光核聚变、X光激光……
    32551.毛二可 [佚名][2006年1月3日][111]
    毛二可简介 毛二可   毛二可  (1934.1.26-- )  雷达、信息处理技术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任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1981年以来主持完成了21项合同,其中有4项获国家发明奖。在雷达系统及杂波抑制信号处理和雷达跟踪的信号处理方面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雷达动目标显示、检测性能及跟踪的精度和速度,……
    32552.方家熊 [佚名][2006年1月3日][117]
    方家熊简介 方家熊   方家熊 (1939.10.22-) 光传感技术专家。安徽黄山市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光传感器研究,为我国空间遥感系统提供了多种红外传感器。他提出了变能隙半导体红外传感器的工程优值参数概念和测试方法;解决了空间用红外传感器的技术基础及工程问题,满足了我国首次从卫星对地球的长波红外遥感的要求;……
    32553.马远良 [佚名][2006年1月3日][92]
    马远良简介   马远良 (1938.7.15——) 水声工程专家。1938年7月15日出生于四川省隆昌县。曾在原哈军工插班学习,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历任西北工业大学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和航海学院院长。现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暨水声分会主任。长期从事水声工程科学研究和装备研制,是航空声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部级一、……
    32554.潘家铮 [佚名][2006年1月3日][172]
    潘家铮简介 潘家铮   潘家铮(1927.09.25--)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汉族,浙江绍兴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长期从事水电站设计、建设和科研工作,历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等职,现任电力工业部技术顾问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参加、负责和审查过的大中型水电站有黄坛口、流溪河、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龚咀、乌江渡、东江、葛洲坝、磨房沟、龙羊峡……
    32555.翟光明 [佚名][2006年1月3日][143]
    翟光明简介 翟光明   翟光明(1926.10.1-)石油地质勘探专家。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原籍安徽省泾县。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高级工程师。1950年参加新中国第一批在大西北开展的石油地质调查,后来在石油部党组领导下参加和制定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以及辽河油田和四川等地区的整体勘探部属和组织实施,相继发现一批新油田和扩大已有油气田的地……
    32556.蒋士成 [佚名][2006年1月3日][136]
    蒋士成简介   化纤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专家。1934年9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57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任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顾问。兼任中国化纤协会副理事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化工、化纤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工作。作为主要设计总负责人,规划了我国最大的化纤基地-仪征化纤工程,全面负责设计、施工、安装、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为仪化一、二……
    32557.程天民 [佚名][2006年1月3日][144]
    程天民简介 程天民   程天民 (1927.12.27-     )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江苏省宜兴市人。1951年毕业于第六军医大学。曾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现任总后勤部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曾14次参加我国……
    32558.傅志寰 [佚名][2006年1月3日][163]
    傅志寰简介 傅志寰   傅志寰 (1938.4.11—) 铁路运输管理、铁路机车车辆专家。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籍辽宁省海城县。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铁道学院。曾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组长,铁道部副部长、部长,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俄罗斯运输科学院院士。参加、主持了我国韶山1-4型电力机车和我国第一列电动车组研制工作,主持研制韶山2型电力机车获1978年全国……
    32559.钱七虎 [佚名][2006年1月3日][115]
    钱七虎简介 钱七虎   钱七虎(1937.10.26--)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专家。江苏省昆山市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总参谋部军事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防护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解决了冲击波作用下的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防护结构概率设计理论及地质断裂构造对爆炸应力度的影响……
    32560.郭桂蓉 [佚名][2006年1月3日][108]
    郭桂蓉简介 郭桂蓉   郭桂蓉  (1937.10.25-- ) 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 四川省成都市人。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先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校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现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主持并设计研制成功舰船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空中目标电磁……
    32561.郭重庆 [佚名][2006年1月3日][128]
    郭重庆简介 郭重庆   郭重庆(1933.6.17-)。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设施规划与设计及产业发展战略专家。陕西省富平县人。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咨询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曾担任世界银行上海机床项目及世行沈阳工业改革项目总设计师,通过企业制度的改革、生产合理化的改组及生产现代化的……
    32562.袁晴棠 [佚名][2006年1月3日][117]
    袁晴棠简介 袁晴棠   袁晴棠(1938.5.12-)。女。 石油化工专家。河南省南召县人。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总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工。1994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长期致力于乙烯裂解技……
    32563.殷瑞钰 [佚名][2006年1月3日][127]
    殷瑞钰简介 殷瑞钰   殷瑞钰(1935.7.28-)。钢铁冶金专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历任唐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冶金部总工程师、副部长等职;现任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名誉院长。长期从事钢铁冶金领域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转炉冶炼工艺技术和设计、钢种开发、连铸的系统技术、电炉工艺流程优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程技术和理论研究工作。大力推进了我国连续铸钢技术等有关钢铁冶……
    32564.徐滨士 [佚名][2006年1月3日][100]
    徐滨士简介  徐滨士   徐滨士(1931.3.12-)。装备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博导,少将军衔。哈尔滨市人。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表面工程》杂志编委会主任等职。我国表面工程学科和再制造工程学科的……
    32565.徐寿波 [佚名][2006年1月3日][107]
    徐寿波简介 徐寿波   徐寿波 (1931.10.5-) 综合能源工程、技术经济学家。浙江省绍兴市人。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动力系,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协二届委员,国家科委可燃矿物综合利用专家组组员,国家科委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专家组组员,国家能委顾问,能源部高级咨询委员,国务院能源办研究咨询组(局)组长,中科院综合能源研究室(现国家发改委……
    32566.徐匡迪 [佚名][2006年1月3日][122]
    徐匡迪简介 徐匡迪   徐匡迪(1937.12.11-)。钢铁冶金专家。浙江省崇德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炉炼钢、喷射冶金、钢液二次精炼及熔融还原的研究。研制成功SGDF型喷粉罐并广泛应用,效益显著;研究成功生产高纯管线钢的真空循环脱气、喷粉(RH-IJ)技术,被英钢联及日本新日铁公司采用;研究成功超低硫钢冶炼技术及铁浴法熔融还原不锈钢母液,并分别在宝钢和……
    32567.饶芳权 [佚名][2006年1月3日][119]
    饶芳权简介 饶芳权   饶芳权(1934.9.27-)。电机专家。广东省大埔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期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曾任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顾问。先后参加或主持设计过我国云峰、刘家峡、龚咀、龙羊峡等重大电站的水轮发电机,并获多项奖励。在设计、制造和调试我国当时单机容量最大、海拔高、水头高、水头变幅大、设计参数要求高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工……
    32568.金鉴明 [佚名][2006年1月3日][129]
    金鉴明简介   环境生态学专家。1932年1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获副博士学位。曾任国家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副局长等。现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总局科学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总局局长顾问、中国环境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复旦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环境工程学科领域中做出了重大贡……
    32569.郑南宁 [佚名][2006年1月3日][131]
    郑南宁简介 郑南宁   郑南宁  (1952.12.19——) 自动控制专家。1952年12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陕西省西安市人。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5年获日本庆应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校长,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提出图像分析和视觉知识描述新方法,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完成“精密装配机器人机器视觉……
    32570.罗绍基 [佚名][2006年1月3日][119]
    罗绍基简介  罗绍基   罗绍基 发电工程专家。1933年12月1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南海市人),1955年8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广东抽水蓄能电站联营公司顾问、教授级高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山东省泰安抽水蓄能电站顾问,云南省大朝山水电站经济合同调解专家。70年代,罗绍基教授任湖南凤滩水电站设计总工程师,建成了我国……
    32571.陈清泉 [佚名][2006年1月3日][116]
    陈清泉简介 陈清泉   陈清泉(1937.1.14-)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车专家。原籍福建省漳州市,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马吉朗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1957-1959年在北京清华大学进修研究生,1982年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93年获乌克兰敖德萨理工大学荣誉科学技术博士学位。香港大学讲座教授。提出了电动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将汽车技术,电机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
    32572.陆佑楣 [佚名][2006年1月3日][108]
    陆佑楣简介 陆佑楣   陆佑楣 (1934.1.7—)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省太仓市。1956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曾任国家水电部副部长、能源部副部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河海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水电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先后参与、主持了黄河刘家峡、汉江石泉、安康、黄……
    32573.汪应洛 [佚名][2006年1月3日][123]
    汪应洛简介 汪应洛   汪应洛 (1930.5.21-) 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专家。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55年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工程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的学科带头人。出版《系统工程》成为高……
    32574.杜祥琬 [佚名][2006年1月3日][147]
    杜祥琬简介 杜祥琬   杜祥琬  (1938.4.29-) 应用物理学专家。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原籍开封。1964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主持研究、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目标、重点与技术途径等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
    32575.李京文 [佚名][2006年1月3日][126]
    李京文简介 李京文   李京文 (1932.10.30-) 著名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广西陆川人。1958年毕业于俄罗斯经济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科片领导组组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应用经济评审组及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经济评审组召集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总,体组……
    32576.李东英 [佚名][2006年1月3日][104]
    李东英简介 李东英   李东英(1920.12.14-)。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北京市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高级工程师。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主持研究成功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保证“两弹一星”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主持钛应用推广工作,经济效益显著;并长期从事我国稀土的开发和应用的科技工作;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稀土微……
    32577.张寿荣 [佚名][2006年1月3日][121]
    张寿荣简介 张寿荣   张寿荣(1928.2.17-)。钢铁冶金专家。河北省定县人。194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生产、建设及高炉设计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参加鞍钢恢复生产,推行高炉炉顶调剂法和低锰炼钢铁的冶炼使鞍钢全国领先;参加武钢一期工程建设,使国内第一座1000m3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研制成功用1513m3设备建2516m3四高……
    32578.何继善 [佚名][2006年1月3日][110]
    何继善简介 何继善   何继善(1934.9.1-)应用地球物理学家。原籍湖南省湘乡县,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中南大学教授。创立和发展了以伪随机信号电磁法和双频激电法为特色的资源勘探地球物理的理论和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应用地球物理界的一重大事件。发明和研制出一系列具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其中双频激电仪仅1980年至1985年间就创价值418万元,他的理论、方法和仪器在全国……
    32579.朱高峰 [佚名][2006年1月3日][101]
    朱高峰简介 朱高峰   朱高峰 (1935.5.27-- )  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原籍浙江宁波。出生于上海市。1951-1952年就学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电信工程学院,获工程师学位。曾任原邮电部副部长、主任高级工程师。1994年起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电信科研工作。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参与主持多个通信载波传输系统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负责总体设计……
    32580.朱晓东 [佚名][2006年1月3日][118]
    朱晓东简介 朱晓东   朱晓东(1932.9.21-    )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医师,曾任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包括:1)40余年心脏病外科临床实践,全面开展各类心脏与大血管手术并参与建设全国心脏外科技术协作网;2)早期从事心导管检……
    32581.刘德培 [佚名][2006年1月3日][127]
    刘德培简介 刘德培   刘德培(1950.5.4-    ), 医药分子生物学专家,安徽省阜南市人。198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从事分子生物学教学和基因表达调控与基因治疗研究。   发现马利兰可显著增加贫血恒河猴与(地贫患者胎儿型珠蛋白基因表达发现 HS2 是自基因的红系增强子;建立正常与多种突变的α与P珠蛋……
    32582.刘源张 [佚名][2006年1月3日][126]
    姓      名: 刘源张         同济西苑 性      别:男 所属部门:兼职博导 行政职务:中国工程院院士 导师情况:博导 研究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 ……
    32583.刘人怀 [佚名][2006年1月3日][102]
    刘人怀简介 刘人怀   刘人怀(1940.7.20-)。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任暨南大学教授、校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管理科学部主任。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与他人共同创立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研究了6类板壳的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了精密仪器仪表心脏——弹性元件……
    32584.刘玠 [佚名][2006年1月3日][115]
    刘玠简介 刘玠   刘玠  (1943 .11.22-- )  我国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1998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2001年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刘玠同志长期从事冶金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的研究开发。……
    32585.叶可明 [佚名][2006年1月3日][118]
    叶可明简介 叶可明   叶可明(1937.3.28--)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长期研究施工技术,形成了针对“高、大、深、重、新”不同对象,因时、因地、因人置宜的施工技术体系。提出了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升板机提模提脚手体系。实现350米高度自升式模板工艺;提出了上海软土地基中分地区、级别的支……
    32586.卢良恕 [佚名][2006年1月3日][102]
    卢良恕简介 卢良恕     小麦育种、栽培、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浙江湖州人,1924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47年1月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农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部党组成员)、中国农学会会长等,是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
    32587.王众托 [佚名][2006年1月3日][101]
    王众托简介 王众托   王众托 (1928.8.20-) 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专家。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湖南省平江县。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曾任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知识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50至60年代从事自动化专业建设与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引进及与研究,做过许多艰苦的开拓工作,70年代后期从事系统工程专业与学位建设,是我国系……
    32588.王礼恒 [佚名][2006年1月3日][99]
    王礼恒简介 王礼恒   王礼恒 (1938.12.26-) 导弹动力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江苏省镇江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副部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   他长期从事导弹动力研究和航天工程管理。主持我国第一个海防导弹固体发动机的研制,成功用于反舰导弹,取得……
    32589.巴德年 [佚名][2006年1月3日][99]
    巴德年简介 巴德年   巴德年(1938.10.27-    )  免疫学专家。吉林省四平市人。1967年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1982年于日本北海道大学获博士学位。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和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杂志》总编、中国免疫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首次发现抗胸腺自家抗体,从而揭示了高血……
    32590.潘镜芙 [佚名][2006年1月3日][135]
    潘镜芙简介 潘镜芙   潘镜芙(1930.01.20--)船舶工程专家。浙江省湖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院第七O一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军舰设计专家。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先进的水面军舰第二代新型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主持设计中把国内新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以系统工程观点更新设计观念,做到全舰有机协调、综合性能兼优,在驱逐舰研制和作战系统、电磁兼容等新技术领域作了开拓……
    32591.潘健生 [佚名][2006年1月3日][142]
    潘健生简介 潘健生   潘健生(1935.1.25-)。热处理工艺与设备专家。195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持完成“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将传热学、数值分析、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软件工程等与材料学知识加以集成,建立反映热处理过程各种复杂现象的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率先实现复杂形状零件和复杂热处理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用热处理虚拟……
    32592.管德 [佚名][2006年1月3日][137]
    管德简介 管德   管德(1932.6.9-)。飞机气动弹性力学专家。北京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负责建立我国第一套适用于超音速飞机设计的气动弹性计算和试验方法,用于歼八、歼八Ⅱ飞机设计,并主持歼八、歼八Ⅱ飞机的气动弹性力学设计工作,为保证歼八、歼八Ⅱ飞机的低空最大飞行速度和高空最大飞行M数达……
    32593.路甬祥 [佚名][2006年1月3日][152]
    路甬祥简介 路甬祥   路甬祥(1942.4.28-)。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浙江省慈溪县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1年获德国亚琛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95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名誉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新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先导流量和压力控制器件,使大流量和高压领域内的稳态和动态控制精度获得显著提高。……
    32594.谢友柏 [佚名][2006年1月3日][150]
    谢友柏简介 谢友柏   谢友柏(1933.9.23-)。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江苏省高邮市人。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在国际上首先与他的同事们提出转子轴承系统广义能量守恒原理,从理论和实验证明可倾瓦轴承不是天然稳定的。首次在国内完成油膜刚度阻尼测量。发展国外建立在简单系统上的摩擦学系统方法,提出摩擦学系统工程思想,构造理论和方法的框架,并在大……
    32595.温俊峰 [佚名][2006年1月3日][142]
    温俊峰简介 温俊峰   温俊峰(1929.04.20--)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原籍山东省冠县,出生于内蒙古五原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班。后在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两年。曾任航空工业部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总设计师。现任烟台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在我国设计研制航空发动机中和在超音速歼击机的发动机改进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某型歼击机系列主持设计研制成多种改进型发动机,进一步提出拟定新的……
    32596.涂铭旌 [佚名][2006年1月3日][137]
    涂铭旌简介 涂铭旌   涂铭旌(1928.11.15-)。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家。重庆市人。195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本科。1955年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四川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材料强度与断裂及失效分析的研究。在“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理论与应用”、“综合强化”、“耐寒高强钢的低温脆断规律、机理、判据及安全评价”,以及重大机械失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中成绩卓著,其成果已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取得上亿……
    32597.郭孔辉--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导师简介 [江苏大学][2006年1月3日][115]
    同济西苑  E -mail:gkh@post.jut.edu.cn  郭孔辉院士简介:     郭孔辉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兼职教授。1935年7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拖拉机专业。现任吉林大学汽车学院院长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
    32598.郭重庆 [佚名][2006年1月3日][125]
    郭重庆简介 郭重庆   郭重庆(1933.6.17-)。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设施规划与设计及产业发展战略专家。陕西省富平县人。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咨询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曾担任世界银行上海机床项目及世行沈阳工业改革项目总设计师,通过企业制度的改革、生产合理化的改组及生产现代化的……
    32599.钱清泉 [佚名][2006年1月3日][150]
    钱清泉简介 钱清泉     钱清泉(1936.5.7-)。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江苏省丹阳市人。1960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电气化铁道多微机远动监控系统,并于1987年实现产业化,在10多项国家、省部级重点工程中推广应用,并在10多次世行贷款国际招标项目中击败国外强手,……
    32600.顾国彪 [佚名][2006年1月3日][117]
    顾国彪简介 顾国彪   顾国彪(1936.6.2-)。电机学专家。上海市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1958年起坚持大型电机的蒸发冷却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对各类蒸发冷却方法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实现自循环蒸发冷却新的技术路线。先后负责研制成功1.2兆瓦全蒸发冷却及50兆瓦定子蒸发冷却汽轮发电机, 10兆瓦及50兆瓦自循……
    32601.顾诵芬 [佚名][2006年1月3日][131]
    顾诵芬简介 顾诵芬   顾诵芬(1930.2.4-)。 飞机空气动力学家。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1956年设计“歼教Ⅰ”飞机突破机头进气型式,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为该机一次设计成功作出重大贡献;“初教六”飞机的设计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
    32602.高伯龙 [佚名][2006年1月3日][93]
    高伯龙简介 高伯龙   高伯龙(1928.6.29-)。激光陀螺专家。原籍广西省岑溪市,生于广西省南宁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从1975年起一直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为国内领先;工程化样机具有独创性,可以进入实用阶段,已小批量供有关部门使用,并正在研制新品种.同时已研制出的新的激光器,……
    32603.高金吉 [佚名][2006年1月3日][122]
    高金吉教授 机电工程学院 男, 博士生导师, 1942年12月1日出生, 中共党员, 辽宁本溪人,  在读研究生:硕士 14人 ,博士8人 导师寄语: 博闻广识善益智,勤学实践求真知。众长博采勇创新,协力开拓尽务实。  v 教育经历:  1961年9月至1966……
    32604.屠基达 [佚名][2006年1月3日][116]
    屠基达简介 屠基达     屠基达(1927.12.11-)。飞机设计专家。浙江省绍兴市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工业公司高级工程师,曾任总工程师、飞机总设计师,现任高级顾问、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长期在第一线从事飞机设计技术工作,做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填补国内空白的工程技术工作。1957年独创性地设计成功国内首……
    32605.曾广商 [佚名][2006年1月3日][145]
    曾广商简介 曾广商   曾广商(1935.7.6-)。飞行控制技术专家。湖南长沙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顾问,第十八研究所首席专家。主要从事飞行控制执行技术研究。负责攻克了大型液体火箭推力矢量控制的集成天/地两种能源的整体式动压校正电液伺服机构、机械反馈式第二代电液伺服机构、毒性燃料驱动的电液伺服机构系统、氢气液压伺服系统、固体火箭推力矢量控制的燃气液电……
    32606.黄瑞松 [佚名][2006年1月3日][130]
    黄瑞松简介 黄瑞松   黄瑞松研究员。1938年7月18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63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长期从事飞航导弹研究工作,是飞航导弹技术专家,1990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历任多种飞航导弹武器型号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等职务,由其主持或参与研制的多种导弹武器是我海军的……
    32607.黄崇祺 [佚名][2006年1月3日][130]
    黄崇祺简介 黄崇祺   黄崇祺(1934.11.07--)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压力加工专家。江苏省常熟市人。1957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上海电缆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40年以来一直从事电工导电材料及其裸电线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为我国电工用铝导体和稀土电工铝导体提高导电率、解决量大面广的国产的材料来源和达到工业化的稳定生产实现技术创新,使我国的电工铝导体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开创了铝包钢线……
    32608.黄旭华 [佚名][2006年1月3日][182]
    黄旭华简介 黄旭华   黄旭华(1926.3.12-)。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原籍广东省揭阳市,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 ……
    32609.黄先祥 [佚名][2006年1月3日][164]
    黄先祥简介 黄先祥   黄先祥(1940.4.20-)。  导弹发射及运用技术专家。江苏省如东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现任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二系教授。在我国首次提出战略导弹新的作战思想,并研制出特种装备;研制出多种型号地地导弹大型综合性模拟系统;研制并建立了我国第一套战略导弹测试发射设备自动检定系统;发明了新型步进电机细分控制系统;发明研制了先进高可靠性的液压系统;研制成功我国……
    32610.黄文虎 [佚名][2006年1月3日][141]
    黄文虎简介 黄文虎   黄文虎(1926.7.22-)。机械动力学与振动专家。浙江省永康县人。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在复杂结构的振动分析和振动设计方面,提出汽轮机整圈连接长叶片振动设计的新方法和叶片调频的“三重点”理论,解决了我国自行设计大容量汽轮机中的一个技术关键。针对高速旋转机械和卫星及载人飞船……
    32611.梁晋才 [佚名][2006年1月3日][122]
    梁晋才简介 梁晋才   梁晋才(1927.12.17-)。航天自动控制专家。原籍广东南海县,出生于北京。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1957年又留学原苏联莫斯科包曼工学院,攻读自动控制,1961年获副博士学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研究员。工作初期致力于自动驾驶仪研究。后任总设计师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半主动寻的飞航装置。在多次实战演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填补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
    32612.戚发轫 [佚名][2006年1月3日][116]
    戚发轫简介 戚发轫   戚发轫(1933.4.26-)。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辽宁省复县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76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曾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   在主持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完整的地面实验方案,为保证发射成功做出贡献。……
    32613.崔国良 [佚名][2006年1月3日][119]
    崔国良简介 崔国良   崔国良(1931.7.7-)。固体火箭推进剂与发动机专家。河北省阳原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961年获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研究员、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对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负责研制成功多种推进剂,广泛用于战略、战术和宇航发动机,有3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研制成功含铝……
    32614.屠善澄 [佚名][2006年1月3日][117]
    屠善澄简介 屠善澄   屠善澄(1923.08.12--)自动控制专家。浙江省嘉兴市人。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工程系。195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五研究院研究员、技术顾问。在试验通信卫星研制工作中,任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主持控制系统研制和飞行试验全过程。在通信卫星飞行试验过程中,为提高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轨道的高度及解决第二颗试验通信卫星蓄电池过热故障控制系统做出……
    32615.徐滨士 [佚名][2006年1月3日][128]
    专       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专家。现任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国家产学研设备工程开发推广中心主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表面工程 》、《 中国设备工程 》杂志编委会主任;同时……
    32616.徐秉汉 [佚名][2006年1月3日][115]
    徐秉汉简介 徐秉汉   徐秉汉(1933.08.21--)船舶结构力学专家。浙江省鄞县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1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获副博士。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舰艇结构的研究,主持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结构的研究试验,并制订出我国第一部自行研制的潜艇结构设计计算规则。在大量理论与试验研究基础上完成专著《壳体开孔的理论与实践》达到当代国际水平。主持建立我国最大的……
    32617.捆绑货物紧绳器 [佚名][2006年1月3日][174]
    捆绑货物紧绳器   专利样本 简要说明: 货车司机的好帮手 不用不知道用了离不了 各种车辆均可使用   详细说明: 捆绑货物紧绳器     一车只用一台,一人即可捆绑。     专利号(ZL200320107642.9)     年产50万台,达不到国内市……
    32618.徐志磊 [佚名][2006年1月3日][115]
    徐志磊简介 徐志磊   徐志磊(1930.8.2-)。机械设计专家。原籍浙江宁波,出生上海。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作为我国核武器中某型号的第一副总设计师,分工主持新一代装置的工程设计和研制,参与领导和主持多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并取得突破,为我国核武器的小型化、武器化等综合性能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特等奖二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32619.徐玉如 [佚名][2006年1月3日][117]
    徐玉如简介 徐玉如   徐玉如智能水下机器人专家。1942年7月29日生于江苏省如臬市,原籍泰兴人。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曾任船舶力学委员会操纵性学组副组长。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船总劳动模范和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
    32620.唐任远 [佚名][2006年1月3日][104]
    唐任远简介 唐任远   唐任远(1931.6.25-)。电气工程专家。上海市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沈阳工业大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创建稀土永磁电机理论研究体系和开发技术,在防失磁和永磁磁路设计等关键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在实践中取得重大成果:研制成我国首台稀土永磁电机;与工厂联合开发出当时世界容量最大60~160kVA稀土永磁副励磁机,近期主持研制成……
    32621.饶芳权 [佚名][2006年1月3日][125]
    饶芳权简介 饶芳权   饶芳权(1934.9.27-)。电机专家。广东省大埔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期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曾任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顾问。先后参加或主持设计过我国云峰、刘家峡、龚咀、龙羊峡等重大电站的水轮发电机,并获多项奖励。在设计、制造和调试我国当时单机容量最大、海拔高、水头高、水头变幅大、设计参数要求高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工……
    32622.钟群鹏 [佚名][2006年1月3日][120]
    钟群鹏简介 钟群鹏   钟群鹏(1934.10.28-)。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和预防专家。浙江省上虞市人。1957年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和失效预防研究所教授、所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在材料韧脆转移数学模型和冷脆断裂机理控制、压力容器失效分析和弹塑性安全评估、宏微观断口物理数学模型和定量反推分析方法以及机械重大事故模术、原因和机理分析等技术和方法方……
    32623.钟掘 [佚名][2006年1月3日][119]
    钟掘简介 钟掘   钟掘(1936.9.1-)。女。机械工程专家。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原籍河北省献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在轧机、水压机等金属塑性加工机械的科学与工程研究中,进行系统动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辨识与故障诊断、失效分析,塑性加工摩擦与润滑、新型材料制备机械研制等工作。其中较重要的是轧机驱动理论、高速轧机振动理论、冶金机械强度设……
    32624.赵煦 [佚名][2006年1月3日][118]
    赵煦简介 赵煦   赵煦(1938.9.1-)。飞行力学与控制专家。湖南省浏阳市人。1964年毕业北京航空学院。现任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实验站总工程师。长期工作在国防科研试验第一线,探索了一条大型靶机/无人机研制生产、试验试飞、使用维护一体化的独特道路,取得多项开创性成果:(1)某型模拟型靶机的研制成功,结束了我国依赖进口靶机的历史;(2)开创我国研制实体型靶的先河,解决了退役飞机再生产再利用;(3……
    32625.胡正寰 [佚名][2006年1月3日][121]
    胡正寰简介 胡正寰   胡正寰(1934.7.18-)。零件轧制专家。湖北省孝感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长期对轴类零件轧制这一新课题进行研究与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三个全面掌握此技术的国家之一。该课题被国家科委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成果选集》(1979-1988),他是这一领域主要开创人。所领导的课题组已在全国24个省市推广零件轧制生产线100多条,其中9条卖给美国……
    32626.柳百成 [佚名][2006年1月3日][128]
    柳百成简介 1号 柳百成   柳百成(1933.2.11-)。  铸造工艺与设备专家。生于上海。1955年清华大学毕业,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1978年至1981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进修2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n……
    32627.姚福生 [佚名][2006年1月3日][134]
    密云路     男,上海市人,生于1932年4月26日。中共党员。1951年7月上海复旦中学高中毕业、195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动力装置毕业、1962年2月波兰格旦斯克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博士称号。1962年初回国工作。  共      姚福生是动力机械专家,长期从事汽轮机技术研……
    32628.冷光琉璃钢--创造仿玉霓虹世界 [佚名][2006年1月3日][142]
    冷光琉璃钢--创造仿玉霓虹世界   专利样本 简要说明:   我们开发了一种高分子发光体复合材料。用它可以制作     * 雕塑,灯饰,玩具,礼品和工艺品;     * 墙地砖,家具,卫生洁具,门窗,楼梯和其它家居装饰件;     * 发光字,广告牌和电器、汽车装饰件;  ……
    32629.林尚扬 [佚名][2006年1月3日][129]
    林尚扬简介 林尚扬   林尚扬(1932.3.16-).焊接专家。福建省厦门市人。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哈尔滨市科协主席。长期从事焊接新技术的研究,在焊接新材料、新工艺及自动化装备研究方面均做出重大贡献。开发的4种低合金钢焊丝被列入国标。发明的“水下局部排水半自动枪”和开创的水下接新工艺及设备,突破了湿法水下焊接的三个技术障碍,使我国水下焊接技术跃入国际先进水……
    32630.林宗虎 [佚名][2006年1月3日][117]
    林宗虎简介 林宗虎   林宗虎(1933.5.13-).蒸汽工程专家。浙江省湖州市人。1957年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长期在锅炉等工程的重要科技领域气液两相流和传热等方面从事系统性研究,取得多种开创性成果。创建的两相流孔板流量计算式被国际上评为最佳式称林氏公式被广泛引用和应用。率先对强化传热管和U型管内两相流脉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得出计算程序和防止法。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脉动流动时的沸……
    32631.屈梁生 [佚名][2006年1月3日][98]
    屈梁生简介 屈梁生   屈梁生机器质量控制与监控诊断专家。1931年3 月17日生,江苏省常熟市(县)人。1952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机械质量控制与监测诊断领域的基础性、开拓性研究,提出“诊断是以机械学和信息论为依托,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本质是模式识别”的学术思想。首创全息谱技术,全面集成机器振动的幅、频、相信息,显著提高了机器运行中稳差……
    32632.孟执中 [佚名][2006年1月3日][117]
    孟执中简介 孟执中   孟执中中国气象卫星专家。1934年12月16日出生于浙江诸暨。1956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电讯系。曾任“风云一号” 卫星总设计师,现任上海航天局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风云三号”卫星总设计师。   1958年起曾在苏联科学院自动学及远动学研究所进修两年。1979年起主持我国第一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研制。1988年、1990年“风云一号”A、B星二次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
    32633.周勤之 [佚名][2006年1月3日][126]
    周勤之简介 周勤之   周勤之(1927.11.23-)。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浙江省上虞市人。1950年毕业于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东华大学教授、上海机床厂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我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新开发的动静压轴承在高精度外圆磨床用卡盘夹磨工作圆度<0.08(m,为当代国际最高水平。吸收国外技术试验开发镜面磨削外圆磨床开创我国镜面磨削先河。直接参与并组织指导研究开发的精密分度技术、……
    32634.周济 [佚名][2006年1月3日][154]
    周济简介 周济   周济(1946.08.26--)机械设计及制造自动化专家。上海市人。198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校长,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符合国情的推广应用CAD、数控的技术路线;提出并实践了数控加工直接插补、单调性分析优化等算法理论;主持开发了自主版权的机械CAD、优化设计等系列软件产品,推广应用于1000多家企业;主持研……
    32635.陈秉聪 [佚名][2006年1月3日][133]
    陈秉聪简介 陈秉聪   陈秉聪(1921.10.10-)。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山东省黄县人。1948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吉林大学、青岛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农业机械及汽车拖拉机科研与教学工作。根据我国有大面积松软地面需开发利用的实际,开辟了“软地面行走机械”新领域,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在理论上,首次提出“畸变模型理论”在松软地面的应用、“半步行理论”、“仿生步行与仿生脱附理论”。……
    32636.陈先霖 [佚名][2006年1月3日][133]
    陈先霖简介 陈先霖   陈先霖(1928.9.27-)。冶金机械专家。四川省遂宁县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重大冶金设备运行性能的研究。是应用弹性系统动力学理论及断裂力学理论分析解决重大零件断裂事故的先期工作者之一。在冶金机械力学、强度方面的研究取得系统的创造性成果。多年来针对武钢、宝钢的宽带钢轧机及攀钢、鞍钢等大型转炉设备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重大技术疑难问题,如……
    32637.陈士橹 [佚名][2006年1月3日][133]
    陈士橹简介 陈士橹   陈士橹(1920.9.24-)。飞行力学专家。浙江省东阳市人。194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获副博士学位。西北工业大学教授。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致力于弹性飞行器飞行动力学及控制研究,被评鉴为开拓新的学科研究分支。在弹性飞行器建模、伺服气动弹性动态耦合、稳定性分析、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等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
    32638.陈一坚 [佚名][2006年1月3日][161]
    陈一坚简介 陈一坚   陈一坚(1930.6.21-)。飞机设计专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航一集团第一飞机设计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参加了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某型号飞机总设计师,打破旧的设计规范体系,采用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使飞机达到国家要求的战术技术指标,并组织几十个厂所成功地完成了研制任……
    32639.陈懋章 [佚名][2006年1月3日][142]
    陈懋章简介 陈懋章   陈懋章(1936.2.10-)。航空发动机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叶轮机研究,指导并参加了某压气机改型设计,提高了流量、压比和效率;提出一种新型装置,保证了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稳定可靠工作,排除了空中熄火故障,获1999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主持完成的“低速大尺寸压气机台及动态测量技术”,是研制核心压气机的主要……
    32640.陆元九 [佚名][2006年1月3日][145]
    陆元九简介 陆元九   陆元九 (1920.1.9-)。 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安徽省滁州市人。194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在陀螺、加速度计、平台及捷联惯导系统等研制工作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几种卫星、导弹的方案论证及飞行实验数据的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 ……
    32641.沈闻孙 [佚名][2006年1月3日][116]
    沈闻孙简介 沈闻孙   沈闻孙(1930.5.6-)。船舶设计专家。浙江省海盐市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设计师。50多年来,为工厂在船舶设计工作中做了很多贡献,特别是90年代起,开发设计9.8万吨成品油轮,共建造了3艘;1991年主持设计15万吨货轮,共建造7艘;1993年负责设计5.2万吨集装箱多用途货轮,共建造9艘;1993年又负责设计15万……
    32642.沈志云 [佚名][2006年1月3日][172]
    沈志云简介 沈志云   沈志云(1929.5.28-)。机车车辆专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1961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1983年发表了线性轮轨蠕滑力计算理论,被誉为“沈氏理论”,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在轮轨接触力学、曲线通过理论、蛇行运动稳定性和随机响应等方面取……
    32643.汪顺亭 [佚名][2006年1月3日][156]
    姓   名 汪顺亭 出生年月 1935年1月 聘任博导时间 2002年11月 所在单位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 E-mail……
    32644.一种充气式的气垫鞋 [佚名][2006年1月3日][220]
    一种充气式的气垫鞋    专利样本   简要说明: 专利转让价格面议 本专利公开一种气垫健身运动鞋。属于制鞋行业。本专利根据身体运动学原理,设计了鞋底部加装有气垫装置的健身运动鞋。气垫中不同气室压力不同,穿着时对于足底不同部位产不同作用力。总体增加了人体的动力中弹力。达到了提高运动速度和运动位移的目的。 本专利气垫健身运动鞋可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无……
    32645.汪槱生 [佚名][2006年1月3日][134]
    汪槱生简介 汪槱生   汪槱生(1928.8.27-)。电力电子技术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8年参加了国际上首创的电机双水内冷技术。1970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KHZ100KW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1975年研制成功改良型中频电源。1987年研制成功当时我国自制的容量最大的(1500KW)中频电源。1988年研制成功250KW/8KHZ简单并联逆变……
    32646.杨士莪 [佚名][2006年1月3日][159]
    杨士莪简介 杨士莪   杨士莪(1931.8.9-)。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河南省南阳市人。1950年清华大学肄业。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我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开拓者和水声学术带头人之一。倡导水声物理、换能与设备的结合,并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完整配套的水声工程专业。首先开展国内水声定位系统研制。领导研制完成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以及船载鱼雷轨迹三维测量系统等一系列用于不同目的的……
    32647.杜善义 [佚名][2006年1月3日][140]
    杜善义简介 杜善义   杜善义(1938.8.20-)。辽宁大连人。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委,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解决了特种环境材料的模拟、表征与设计中的若干关键理论与技术;在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中作了较系统工作,提出材料结构一体化、结构功能材料一体化理论;将细观力学理论应用到材料性能预报和设计……
    32648.杜庆华 [佚名][2006年1月3日][124]
    杜庆华简介 杜庆华   杜庆华(1919.04.14--)力学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48年毕业于美国斯丹福大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51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我国力学基础教育的先驱者。在轻结构力学、工程弹塑性分析、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方面有丰硕的成果。是现代计算力学边界元法的国际知名学……
    32649.李鹤林 [佚名][2006年1月3日][137]
    李鹤林简介 李鹤林   李鹤林(1937.7.5-)。机械工程材料和石油管工程专家。祖籍湖北,出生于陕西省南郑县。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管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是我国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者之一。主持研制10余种新材料,使一批石油机械的质量跃居国际先进水平。提出了“石油管工程”的研究范围及对象,开展大量系统的、有创造性的研究,20多项成……
    32650.李椿萱 [佚名][2006年1月3日][145]
    李椿萱简介 李椿萱   李椿萱(1939.11.9-)。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高速碰撞力学专家。原籍广东省新会市,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63年毕业于台湾省成功大学获学士学位,1967、1972年分别毕业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与纽约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早年参与美国航天飞机、导弹等型号及相关预研工作,并涉及超高速碰撞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80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研……
    32651.李鸿志 [佚名][2006年1月3日][162]
    李鸿志简介 李鸿志   李鸿志(1937.5.31-)。弹道学家,天津市人。1961年8月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弹道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招集人、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弹道学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国防科研、教学工作。创建了我国的《中间弹道学》学科,开拓了《超高速电热发射技术》新领域,扩展了《爆炸灾害力学》及《瞬态流场测试技术》等学科方向……
    32652.李培根 [佚名][2006年1月3日][147]
    李培根简介 李培根   李培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家。1948年12 月27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7 年毕业于美国威斯新辛-麦迪逊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在本单位主持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的研究与开发,已形成国内具有自主版权的CAPP主导产品。2001年分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和……
    32653.李明 [佚名][2006年1月3日][137]
    李明简介 李明   李明(1936.11.17-)。飞机自动化专家。湖北省黄陂县人。196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航空部第六0一研究所研究员、首席专家。作为国家重点预研项目的总设计师,在中国最早开展歼击机的验证机计划,先后实现了纵轴模拟式和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的试飞验证,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并为后续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在某型歼击机研制中,先后任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亲自组织自动飞行系……
    32654.李钊 [佚名][2006年1月3日][145]
    李钊简介 李钊   李  钊(1940.2.3-)。地雷爆破专家。河北省无极县人。1964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现任总装备部工程兵技术装备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少将,我军地爆专业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主持、承担了多项重点型号装备的研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负责研制成功多种型号防坦克地雷和快速机动布雷系统装备,成为我军工程兵的主要装备,为我军地爆工程装备赶……
    32655.张福泽 [佚名][2006年1月3日][166]
    张福泽简介 张福泽   张福泽(1936.3.8-)。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专家。辽宁省岫岩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在结构寿命和可靠性理论研究中,发表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论文。在寿命类比计算数学模型和寿命分散性规律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方 面,取得一批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不仅被我国飞机定寿和强度规范引用,而且还被美国和国际一些学术刊物……
    32656.张贵田 [佚名][2006年1月3日][137]
    张贵田简介 张贵田   张贵田(1931.12.20-)。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河北省藁城县人。1961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究员,兼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问题。参加并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中程、中远程战略导弹发动机、第二代液体洲际导弹发动机、长征四号A运载火箭发动机、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发动机,突破高空……
    32657.张炳炎 [佚名][2006年1月3日][107]
    张炳炎简介 张炳炎   张炳炎(1934.10.14--)舰船工程专家。山东省庆云县人。1960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院第七0八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舰船研究设计,作为总设计师主持研究设计的“向阳红”号远洋调查船、“813”远洋电子技术侦察船、700箱全集装箱船、综合海洋实习调查船、多用途直升机训练医疗船以及南极综合科学考察破冰船的开拓性研究等都是国内首……
    32658.张彦仲 [佚名][2006年1月3日][136]
    张彦仲简介 张彦仲   张彦仲(1940.3.4-)。航空系统工程及信号处理专家。陕西省三原县人。1962年西北大学毕业。1984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历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长;航空部、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中航总副总经理;中航二集团总经理。60、70年代研究机械振动;负责建成我国第一套18000g大加速度校准装置;率先研究飞机故障诊断,排除55架飞机故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80年……
    32659.张立同 [佚名][2006年1月3日][160]
    张立同简介 张立同   张立同(女 )(1938.4.14-)。航空航天材料专家。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近十多年来,从事航空航天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研究,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自增韧碳化硅、定向自生共晶硼化物复合材料、硅炭氮纳米吸波材料以及连续纤维增韧钡长石复相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特别……
    32660.宋文骢 [佚名][2006年1月3日][144]
    宋文骢简介 宋文骢   宋文骢飞机总体设计专家。1930年3月26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省大理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任全国武器装备系统工程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   我国飞机设计战术技术论证、气动布局专业组的创始人之一,主持完成了62式机战斗使用分析、布局参数选择等研究工作。开展……
    32661.吴有生 [佚名][2006年1月3日][144]
    吴有生简介 吴有生   吴有生(1942.04.02--)水弹性力学与船舶力学专家。原籍浙江省嵊县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吴有生(1942.4.2-)。水弹性力学与船舶力学专家。原籍浙江省嵊县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1984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布鲁纳尔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曾长期从事……
    32662.何友声 [佚名][2006年1月3日][129]
    何友声简介 何友声   何友声(1931.7.28-)。流体力学与船舶流体力学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 195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奠定了我国水翼水动力设计的基础,开拓了螺旋桨激振研究领域,使我国船舶的减振水平跃上新台阶。80年代以来,在空泡流和水中兵器出入水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在解决水气干扰、燃气泡演化等关键难题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有力地支持了水下发射导弹和新型鱼雷的……
    32663.闵桂荣 [佚名][2006年1月3日][126]
    闵桂荣简介 闵桂荣   闵桂荣(1933.6-)。 空间技术专家。福建省莆田县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年前苏联科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职。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航天器热控制方面,负责完成了我国多种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
    32664.阮雪榆 [佚名][2006年1月3日][144]
    阮雪榆简介 阮雪榆   阮雪榆(1933.1.6-)。压力加工专家。广东省中山市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塑性成形工程系主任。我国冷挤压技术的开拓者。首创冷挤压许用程度理论。在国内首先研究成功黑色金属冷挤压,并应用于生产。1983年创建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1995年国家批准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并成功地探索高新科技与国内、外工业生产相结合的道路。1……
    32665.朵英贤 [佚名][2006年1月3日][113]
    朵英贤简介 朵英贤   朵英贤(1932.3.27-)。自动武器及轻武器设计专家。甘肃省永靖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兼任兵器工业第208研究所首席技术顾问。长期从事轻武器研究与开发工作,为我国轻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其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研制的某式轻重两用机枪,替代了三种机枪,简化了部队装备,至今仍是我军主要的武器之一,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由其担任总设计师研制的某……
    32666.手推袋装自行车 [佚名][2006年1月3日][183]
    手推袋装自行车  专利样本   简要说明: 自行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它在世界人口的占有量大约是90左右,近十几年来相继发展了折叠式自行车,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传统式自行车的缺点越来越明显,其缺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⒈传统类自行车整体结构、体……
    32667.朱能鸿 [佚名][2006年1月3日][140]
    朱能鸿简介 朱能鸿   朱能鸿(1939.11.10-)。天文仪器与方法专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6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60年代初研制成功使月球及其定标星同时被拍摄在一张底片上的月球双速照相机;研制成功用于测定恒星赤经和赤纬的真空照相天顶筒,设计中采用真空镜筒和光电显微镜计时,提高了测量精度。1989年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架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设计中采用了较先进的……
    32668.朱英浩 [佚名][2006年1月3日][141]
    朱英浩简介 朱英浩   朱英浩(1929.5.24-)。变压器制造专家。浙江省鄞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多次主持和组织开发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等新产品。其中2250千伏试验变压器可用于户外,工作电压达到国际最高水平。主持开发的500千伏360兆伏安三相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高于国外同类产品。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解决局部放电量大的关键技术,使……
    32669.孙敬良 [佚名][2006年1月3日][134]
    孙敬良简介 孙敬良   孙敬良(1930.7.14-)。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设计专家。山东省掖县人。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上海航天局研究员、三个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早期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研究和研制工作,主持多种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和改进,创造性地解决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技术关键。在任多种运载火箭技术负责人期间,为确保“一箭三星”发射成功,为攻克运……
    32670.刘兴洲 [佚名][2006年1月3日][129]
    刘兴洲简介 刘兴洲   刘兴洲(1933.3.17-)。冲压发动机专家。天津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航空学院获副博士学位。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三院第三十一研究所研究员、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科技委顾问、曾任某型导弹副总设计师,主持研制成功二种型号的低空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在CF-06发动机研制中,解决了低温起动、提高燃烧效率、火焰稳定器烧蚀等技术关键……
    32671.刘友梅 [佚名][2006年1月3日][144]
    姓  名:刘友梅 研 职  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kaoyantj 职  务: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1号 部  门:电力信息研究所 个人简介 西门       刘友梅,男,现年66岁。1999年4月至今任株洲电力机车厂电力牵引动力高速研究所所长,同年11月被选为中国工程院……
    32672.刘大响 [佚名][2006年1月3日][119]
    刘大响简介 刘大响   刘大响 (1937.10.14-)湖南省祁东县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86年起任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原624研究所)总工程师和第一总设计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一航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国家863航天航空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动力学院名誉院长、中国……
    32673.刘人怀 [佚名][2006年1月3日][109]
    刘人怀简介 刘人怀   刘人怀(1940.7.20-)。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任暨南大学教授、校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管理科学部主任。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与他人共同创立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研究了6类板壳的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了精密仪器仪表心脏——弹性元件……
    32674.刘怡昕 [佚名][2006年1月3日][153]
    刘怡昕简介 刘怡昕   刘怡昕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家。1941年3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南京市人。1959年入哈军工炮兵工程学院学习,1964年毕业。兼任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等。现任炮兵学院南京分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   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精确制导武器运用、炮兵模拟系统和检测器材研制、提高武器作战效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
    32675.关桥 [佚名][2006年1月3日][136]
    关桥简介 关桥   关桥(1935.7.2-)。焊接专家。山西襄汾人。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1963年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能束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航空焊接技术与焊接结构的研究,率先开展了航空结构脉冲氩弧焊及扩散焊并指导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搅拌摩擦焊及空心阴极真空电弧焊等航空特种焊接技术研究,攻克了新机……
    32676.关杰 [佚名][2006年1月3日][102]
    关杰简介 关杰   关杰(1939.11.13-)。冶金机械专家。福建省莆田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从事连续铸钢设备的研究和开发40多年,是我国连铸行业中的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60-80年代,先后承担钢包回转台、结晶器、二冷设备、板坯液压剪等关键设备,为重钢、上钢一厂等大型企业研制成功2300mm、1050mm等大型板坯连铸机,为我国冶金企业连铸化……
    32677.龙乐豪 [佚名][2006年1月3日][155]
    龙乐豪简介 龙乐豪   龙乐豪(1938.7.4-)。湖北省武汉市人,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   主持和参加五项国家重点工程中运载火箭与导弹的研制,取得重大成就。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时,提出并确定火箭总体技术方……
    32678.艾兴 [佚名][2006年1月3日][146]
    艾兴简介 艾兴   艾兴(1924.8.23-)。 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江西省东乡县人。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高校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我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首创融合切削学与陶瓷学于一体的陶瓷刀具研究和设计的理论新体系,先后开发成功6种陶瓷刀具,其中3种属国际首创。创建了超声与断续磨——间隙脉冲放电复合加工理论和技术……
    32679.石屏 [佚名][2006年1月3日][160]
    石屏简介 石屏   石屏,飞机设计专家,1934年3月25日出生于江西省鄱阳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任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总设计师。   主持K8教练机设计,通过试验修改机翼前缘翼型,使飞机获得良好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失速特性;首次在方案设计时,进行全机各系统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开敞性好便于维护成为飞机突出特点之一;抗疲劳设计和试验分三步实现8000飞行小时的机体结构寿命。该飞机……
    32680.冯培德 [佚名][2006年1月3日][120]
    同济西苑 冯培德,男,中共党员,广东省恩平市人,一九四一年四月七日生于天津市。一九六三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六年制),一九六六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一九六七年加入航空工业部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赴美留学。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任研究室主任,一九八四年十月至二零零一年二月任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所长,二零零一年二月至二零零二年二月改任该所……
    32681.乐嘉陵 [佚名][2006年1月3日][153]
    乐嘉陵简介 乐嘉陵   乐嘉陵(1936.03.21--)空气动力学专家。浙江省镇海县人。1964年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空气重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超声速气动地面试验设备的研制及战略武器、运载火箭的气动理论和实验研究。主持和领导了“921”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的技改方案的论证和建设;在地面实验设备研制中创造性地为我国建立了水平脉冲地面实验装置,从而为解决卫星、运载火箭等的关键气动……
    32682.王哲荣 [佚名][2006年1月3日][148]
    王哲荣简介 王哲荣   王哲荣(1935.10.5-)。坦克车辆设计专家。河北省高阳县。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技术职务,教授级高工。63-84年承担多项坦克装甲车辆研制任务:代表军方参加协调第一代中型坦克研制并承担总体设计,获78年科学大会奖。主持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燃气轮机试验坦克、新部件试验坦克。主持完成引进项目坦克复装、试验及资料编辑出版。上述工作为三代坦克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32683.王兴治 [佚名][2006年1月3日][139]
    王兴治简介 王兴治   王兴治(1935.9.30-)。制导技术专家。辽宁省辽阳市人,196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陕西青华机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名誉所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后,任西安市科协副主席,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6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研制工作。80年代参加红箭-8导弹研制工作,任总设计师,90年代承担国家某重点……
    32684.王玉明 [佚名][2006年1月3日][151]
    王玉明简介 王玉明   王玉明,流体密封工程专家。1941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梨树县。1965年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六年制本科毕业。现任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北京化工大学双聘教授,天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兼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STLE会员。   近四十多年来始终在第一线从事危险性气体透平机械的非接触式流体密封装置及其测控系统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工作……
    32685.王永志 [佚名][2006年1月3日][130]
    王永志简介 王永志   王永志(1932.11.17-)。航天技术专家。辽宁省昌图县人。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并入北航),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留苏毕业后立即投身于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火箭的研制工作,继尔参加了多种火箭的设计和研制。先后担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三种新一代地地火箭……
    32686.王 浚简介 [佚名][2006年1月3日][158]
    王 浚简介 王 浚   王 浚(1935.7.29-) 人机与环境工程、环境控制、环境模拟及空调制冷技术专家。山西省孝义市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导师。主持十多项大中型环模工程的建设,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在这一领域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光华科技一等奖1项,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总结多……
    32687.马伟明简介 [佚名][2006年1月3日][139]
    马伟明简介 马伟明   马伟明(1960.4.6-)。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江苏省扬中市人。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现任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导。致力于独立发供电系统研究。创建并发展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攻克系统中稳定性预测、固有振荡抑制、复合故障诊断、短路保护等国内外长期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德国有关公司购买其稳定装置专利),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
    32688.于本水 [佚名][2006年1月3日][193]
       于本水(1934.5.1-)。宇航科学与技术专家。吉林省九台市人。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曾任研究室主任、总工程师、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等职务。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员会顾问、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中国无人机学会高级顾问。40多年来一直从事防空导弹研制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10种导弹的研制,无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60……
    32689.丁衡高 [佚名][2006年1月3日][223]
    丁衡高   丁衡高(1931.2.3-)。惯性技术和精密仪器专家。江苏省南京市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1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光学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兼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长期从事制导武器的陀螺仪、加速度计、惯性平台系统等的研制工作。突破气浮轴承及惯性器件的关键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几种战略导弹、运载工具及……
    32690.2006国际装备制造业(山东)科技交流大会暨第五届机床及工模具博览会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62]
    2006国际装备制造业(山东)科技交流大会暨第五届机床及工模具博览会 (一)规模宏大、品牌保障   大会举办时间为2006年4月6日至8日,为期三天,举办场馆设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是中国第三、江北第一大展馆,“2005第73届全国秋季糖酒会”及“山东房车展”指定展馆,展厅总面积11万平方米,可设4000余个国际标准展位,此次计划起用5万平方米展示面积,预计展位……
    32691.工博会处处闪现中国人的智慧之光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57]
    工博会处处闪现中国人的智慧之光       正在上海参观国际工业博览会的美国人艾尔以前对中国人的创新水平印象模糊,“我只知道中国在航天领域进步迅猛,其它方面就不太清楚了”他说,“不过通过这次工博会,我知道中国人不但能发射载人飞船,在其它很多领域也都具有不凡的创新能力”   这位美国工程师选择工博会来近距离观察中国人的创新能力,算是选对了地方……
    32692.2006第二届全国名优产品春节交易会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49]
    2006第二届全国名优产品春节交易会 会展名称  2006第二届全国名优产品春节交易会 布展时间  2006年1月10日--2006年1月11日 展览时间  2006年1月12日--2006年1月22日 撤展时间  2006年1月22日--2006年1月22日 会展场馆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 主办单位  黑龙江放心食品办……
    32693.2006中国哈尔滨人类健康保健博览会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37]
    2006中国哈尔滨人类健康保健博览会 会展名称  2006中国哈尔滨人类健康保健博览会 布展时间  2005年12月23日--2005年12月24日 展览时间  2005年12月25日--2005年12月27日 撤展时间  2005年12月27日--2005年12月27日 会展场馆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 主办单位  中华……
    32694.五花八门新动力 驶向未来“车世界”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79]
    五花八门新动力 驶向未来“车世界” 新能源汽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       前天开幕的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云集了国内研发最先进的新能源、新动力汽车,仿佛是一场以“未来秀”为主题的汽车展。那么多新动力汽车同台打擂,生产企业和科研人员瞄准的不是几天的展览秀,而是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好市场。上汽股份、同济大……
    32695.工博会搭建交易平台 产学研结硕果签约过亿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37]
    工博会搭建交易平台 产学研结硕果签约过亿         在这次的工博会展区,一大批高校科技创新项目凭借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含量等优势受到了中外买家的青睐。四天来,中国高校展区累计签约金额已达1.6亿元。    由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研发的多功能连续拉拔机组,把传统的单凸轮控制改进为双凸轮,从而提高速度、产量效率50%,但……
    32696.2006日本国际电子元器件展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83]
    2006日本国际电子元器件展 会展名称  2006日本国际电子元器件展 布展时间  2006年1月16日--2006年1月17日 展览时间  2006年1月18日--2006年1月20日 撤展时间  2006年1月20日--2006年1月20日 会展场馆  日本东京有明展览中心   会展类别  通信/通讯……
    32697.第六代新型纳米万能魔液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21]
    第六代新型纳米万能魔液 2005年12月30日 所属分类 融资信息  项目名称 第六代新型纳米万能魔液 投资机构 个人名称 jnxhcy 投资领域 其他 欲投资地区 全国 欲投资城市 全国 投资规模 10.00万元 投资概算  投资方式 合作 投资意向 全新第六代 新型纳米万能“魔液” 可将各种材料“一浸即涂成”木纹、大理石、玉石纹 改变了目前电镀……
    32698.2006健康乐园·生命科学探险巡回展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40]
    2006健康乐园·生命科学探险 会展名称  2006健康乐园·生命科学探险巡回展 布展时间  2005年12月30日--2005年12月31日 展览时间  2006年1月1日--2006年3月20日 撤展时间  2006年3月20日--2006年3月20日 会展场馆  海淀展览馆 主办单位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nb……
    32699.第10届(东北)全国药品、保健品交易会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10]
    第10届(东北)全国药品、保健品交易会 会展名称  第10届(东北)全国药品、保健品交易会 布展时间  2005年12月30日--2005年12月31日 展览时间  2006年1月2日--2006年1月3日 撤展时间  2006年1月3日--2006年1月3日 会展场馆  沈阳科学宫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   ……
    32700.明年起 上海工博会更名中国工博会 [佚名][2005年12月31日][222]
    明年起 上海工博会更名中国工博会        在9日举行的2005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闭幕式上,评出了本届工博会的金奖、银奖、铜奖和创新奖。        上海市政协主席蒋以任向中南大学的"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及航空制动副"、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的"丙烯酸脂成套……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09/110页  300篇文章/页 转到:
    文章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1,031.25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