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能量自给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利用系统

能量自给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利用系统

作者:成果博览-产业化信息网    转贴自:http://tt.cas.cn/web/Fruits/FruitDetail.asp?mode=1&FruitNo=2392    点击数:82


项目类型: 可推广技术产品
项目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查看联系信息)
专利状况: 授权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589824,CN2677376
技术(产品)报价:
单位所在地区: 广东
项目简介:
能量自给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利用项目是在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广东省科技攻关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等项目支持下完成的。该技术是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而开发的投资省、处理效率高、成本低的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与新工艺。该示范工程集成和优化了分选、堆肥、热解焚烧供热、气化发电、水气渣净化等多项技术。根据我国垃圾的组成及各组分物化性质的不同将垃圾的不同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在达到减容、减量和无害化目标的同时,可将处理直接成本减少到约30元/吨,资源化利用(回收、堆肥、能量利用)程度达到约85%。减少填埋重量、体积分别达到85%、95%以上。
垃圾经过分选,金属回收,有机易腐物进行堆肥,可燃物分别进入热解焚烧系统产生能量供给肥料干燥与气化系统进行发电。本项目首次将垃圾分选、堆肥、热解焚烧供热、气化发电、制肥技术相结合,并于2003年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的联合验收,于2004年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主要技术性能及指标:

技术指标:
(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2)减容率:>95%;
(3)有机肥产品:产率不小于15%(生活垃圾重量),粉肥有机质含量20%以上;
(4)肥料的卫生指标:蛔虫死亡率、大肠杆菌值、重金属含量(Cd、Pb、As、Hg、Cr)等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可长期施用;
(5)除尘除臭系统:从垃圾倒入料坑开始,所有放出臭气和粉尘的部位全部设置引风装置或进行覆盖、封闭。引风进入总管道,经处理后引入热解焚烧炉,焚烧后排放;
(6)热解焚烧部分:处理量不低于垃圾中不易腐有机物总量,可提供系统所需的全部热量,气体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7)气化发电部分:200吨/日处理系统发电装机容量200kW, 尾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8)灰渣卫生填埋;
(9)水:全部经处理后采用内部水循环系统反复利用,无废水排放。
经济指标:
(1)垃圾处理厂建设投资:成本13~16万元/吨日处理量(不含填埋、征地、三通一平);
(2)垃圾处理直接成本:<30元/吨(达到设计处理能力60%以上情况下);
(3)有机肥生产成本:约100元/吨。
200吨/日处理示范工程2002年4月27日工程竣工,正式投入使用。系统保持正常运营,博罗县产生的全部生活垃圾完全处理,同时每天产生15吨以上有机肥料,经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的田间施肥实验证明,无论是菜心还是白菜、是砂质土还是壤质土,施精制有机肥与不施肥处理间的差异全部达显著水平以上,对菜芯和白菜等作物可显著提高产量。可燃有机垃圾经焚烧提供能量以烘干肥料外,其余用来发电供系统运行。所生产的肥料市场销售良好。
 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从本质上来讲垃圾是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由于其复杂的组成,要达到物尽其用,采用综合处理技术是垃圾处理的最佳选择,对于我国厨余含量、无机物含量与含水率相对较高,热值较低的城市生活垃圾尤其如此。能量自给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利用技术是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上述特点而开发的,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应用条件上主要是要得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

已应用情况:
200吨/日处理的垃圾综合处理利用系统于2002年4月27日在广东博罗竣工投产。目前已对省内多个地区
前往考察或正在洽谈合作。已为国内外20余座城市编写了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及初步设计资料。

已具备的推广应用条件:
该技术从2002年投入应用以来,达到了预期效果,已正常运行三年多。实际运行说明,该技术已基本成熟,达到产业化阶段,同时也成立专门的项目推广公司——广东威斯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推广。

推广应用计划及措施:
通过示范基地进行示范,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进行推广。作为市政公共事业项目,并且相关法规仍未完善的情况下,争取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很重要的。项目在建设上主要采用交钥匙工程或BOT模式。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
    联 系 人:危蔚
    联系电话:020-87057316、13580349622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