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月2日,在欧盟援助中国光电学术研讨会上,李工发表了不同的意见,省发改委能源局王处长曾对李工说;你的发言很实在,的确单靠昂贵的太阳能发电很难解决230万无电人口供电问题,你的无库无坝水电技术用来进军全省山区小水电搞分布能源就能解决大问题,你先考察一下,拿出个方案来,关键是深山民族最穷困地区,李工于是立即制定了滇西水电考察计划,决定专门到前人未光顾过的深山探查,这样才能体现中兴的价值。
欧盟会议刚结束,2006年3月上旬,中兴研究所李工等组成探险队,驾车出发,到滇西中缅边境一带对深山小水电资源进行考察,其中一个目标是一个中缅边境比较高的一座山脉,海拔也许会在四千多米,本来古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但有传说高山顶上可能会有很大的泉水,这就非考察不可了。骄车进大山后在山区行了几个小时后,就不能再前进了,幸而有一条十多公里的运木材简易路可通行拖拉机,在山官头人带领下,李工等一行人乘拖拉机继续登山,那叫什么路呢,只是有点象路,有的路段几乎有60度坡度,眼看拖拉机就好象要倒立翻回来似的,居然没翻倒就开上去了,惊险之中却也创造了奇迹。十多公里的上坡路走到了尽头,就无能为力了,接下来就只能徒步爬山了。 没有路的山,手脚并用爬了几个小时,终于爬到山顶,放眼望去,其它高山就象些小土堆,伏在大山脚下。在山顶还发现了大量的矿藏暴露,可见石块中闪闪发光的金属粒,泥土中也好象打翻了金属粉似的闪闪发光。头人说,在原始森林里每人应当拄一根竹棍,蛇是最怕竹棍的了。于是我们都柱了一根竹棍,没有它,是根本爬不到山顶的,李工本来想用竹棍与毒蛇较量一回,谁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偏要摸,只可惜是从始至终都没遇到蛇,森林里为什么没有见蛇呢?
深山里发现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点,若从几十公里的山下花巨资架高压电线上山,显然是不可能的事。要想请这些山民用4元钱一度的太阳能发电,提都不要提,以免遭唾骂,可见洋人们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中国用得起四元钱一度电的能有几人?李工决定,就在山顶上建水电站!在一般水电专家们看来,山顶上建水电站也许是件荒唐可笑的事。可李工认为,若将水电站建在山脚江河里,乃庸夫之举,不算本事,中兴技术的原则就是标新立异,我就偏要建在山顶上。山顶建无库无坝水电站,方显我中兴英雄本色。
经过一番坚苦努力,李工在山顶终于找到了泉源,经估算,此山顶泉水只能发电几百瓦, 但用电量至少10千瓦,李工说,我就用这泉水,山顶上不建库不筑坝,就能发出十倍的功率,达到10千瓦装机容量毫无问题。
在中缅边境,李工又对缅甸政府要求建两座共十万千瓦水电站的事进行了意向性探讨,缅方政府要求中兴自筹资金建成这两座电站赠与缅方,而缅方回报是给李工一座金矿和一座铜矿的全部资源,缅方还出了一个“曲线建站”好主意,水电站的建设,其资金是逐步投入的,而初期可以在电站地区砍伐林木出售也可运回国内,所获款项正好用来建电站。还可以边建电站边采金矿,这样建电站资金就有了来源,实际只需投入少量启动资金,即可成就中兴矿电大业。
沿途,李工考察了滇西江河水电站建设情况,据当地民族头人介绍,目前外省人大规模涌入滇西,寻找江河四处圈占水资源,有的一条河就四、五个水电站在建,虽然不断有人失踪,居然还前赴后继。李工于是制定了建立中兴集团水电事业部,用中兴“无库无坝水电新技术”大举进军滇西水电,凑热闹打擂台是最痛快的事了。同时,用世界无双的中兴山顶无坝水电站独特技术,响应中央“解决云南深山220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号召。
中兴“3.15”中缅边境探险大获全胜。2006年3月16日,李工亲自驾车从边境出发,日行一千公里,凯旋回到昆明,开始了水电事业部西进的紧张策划。
无限风光在险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