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裂缝机理和控制

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裂缝机理和控制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    转贴自:http://www.kj.zjg.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277    点击数:85


一、产品及技术简介

1974年起,结合国家工程规范的编制任务,参加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原因的两次大规模工程调查,提出与国外方法不同的矩形、T形、倒T形、环形、圆形钢筋混凝土构件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轻骨料混凝土构件抗裂度和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分别被我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89)、水利电力部标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交通部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20-82)和交通部标准《公路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采用。研究成果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主编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该专著被评价为“为我国标准实现与国际接轨并反映我国自己的特色作出了贡献”;“较符合客观情况,有较高的可靠性,且计算公式简单,易于掌握,已完全被公路桥梁设计人员所接受”。《工业建筑》1985年第2期刊登了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的评价意见“新规范根据各国规范计算公式和建议公式作了数理统计分析,简化了计算方法,仅用两个公式就可计算出结果,计算准确性也有所提高。试算比较,按老规范计算需20分钟,按新规范计算只需4分钟,节省时间80%”。

在应用混凝土断裂力学方法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开展方面,提出混凝土断裂韧度的概率模型和尺寸效应公式。研究成果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还合著出版了《混凝土断裂力学》。

二、应用范围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

三、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面议

四、联系方式

大连理工大学    联系人:刘连峰、刘书孟、孙红新

电话:0411-84708601   84707603     邮箱:gjjszx@s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