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库布其模式:亿利生态修复“帝国”崛起之路 治沙

库布其模式:亿利生态修复“帝国”崛起之路 治沙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120/13442393_0.shtml    点击数:56


库布其模式:亿利生态修复“帝国”崛起之路
2015年01月20日 00:0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0人参与 0评论
数十年来,我国人口迅速膨胀、经济飞速发展,然而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等。单就土地荒漠化而言,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2.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因荒漠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去年7月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上表示,人类与自然的友好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应将生态环境修复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

亿利资源集团(以下简称亿利)从最开始在库布其沙漠求生存投入治沙,26年来逐渐将治沙本身发展成为产业,生态修复从公益型向服务型转变,公司也从一家小盐场发展成为致力于从沙漠到城市、公益与商业共赢的生态环境修复领军企业。

生态修复:

从治沙到从沙漠中掘金

亿利前身是内蒙古自治区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小盐场,生产受风沙严重制约。为了不让盐场被风沙掩埋,修建和维护防沙护路锁边林,亿利每年都投入巨资。尤其是后来公司规模扩大,从而开始大规模的沙漠治理以后,亿利每年在治沙上的投入增长到了几千万元,对于当时利润并不丰厚的亿利来说,这样的经济投入可谓巨大。如何发掘机会并减轻负担,是摆在亿利面前的现实挑战。

种植甘草,成为亿利最早发现的沙漠修复商机。甘草这一原本在库布其地区就有生长的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2000多种草药中用量最大的一味,素有“十方九草”、“无草不成方”之说,常常被当地农牧民挖来贩卖,以换取收入。

搭建共赢平台,扩大规模,让潜在商机实现为利润。1998年,亿利与当地甘草公司合作,通过让农牧民以荒漠化土地入股,或有偿出租荒漠化土地,或劳务投入有偿种树的模式,发动当地农牧民在库布其进行大规模甘草种植,利用其根系固沙,再收获其可药用的部分,由亿利集中收购,由此打造沙漠药业。

打造沙漠修复完整产业链。2000年前后,亿利陆续兼并收购了多家制药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逐渐发展起了以甘草为主的沙漠绿色中药材种植、加工和经营业务,还成立了沙漠健康产业研究所,专门进行沙漠药品、保健品开发工作,形成完整产业链。如今,亿利在库布其地区的中药材基地面积已达1300多平方公里;2013年,沙漠药业营业收入达43.5亿元,占亿利资源集团净利润的22.3%;沙漠药业板块已上市产品达500余种,收入和盈利每年以20%-30%的速度在增长。

从沙漠修复到绿色蔓延产业板块。亿利资源在沙漠生态修复过程中,注重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以甘草为原料的沙漠天然药产业、以刈割沙柳为动力的生物质能源产业、以“绿色”为卖点的沙漠旅游观光产业、以沙粒为主材的新型材料产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目前亿利的产业板块主要包括沙漠绿色经济、煤炭循环经济、生态小城镇建设、金融投资等。这个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股份制企业,如今已被列入国家520户重点企业。截至2013年末,亿利的总资产600多亿元,市值近1000亿元,拥有员工7000余人。库布其模式:

“生态、民生、经济”平衡发展

掘金库布其沙漠近20年,亿利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将修复生态、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公司与当地经济共同发展的可持续道路:依托政策支持由企业进行公益化投资、产业化开发,并鼓励多利益相关方市场化参与共赢,从而取得生态、民生和经济平衡发展,自然、社会和企业和谐发展。

绩效验证了这条道路的可持续与可推广。

库布其1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土地表层出现了厘米级厚的黑色土壤。亿利治沙所选的甘草、黄芪等豆科中药材,除了具有固沙和药用价值,还具有固氮作用,对改良土壤十分有益。亿利二十多年的甘草等豆科植物的种植,使得库布其1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土地表层出现了厘米级厚的黑色土壤,具备了农业耕作的条件。

2009年起,亿利开始选择性引进和培育一些作物,开始种植和营销有机瓜果蔬菜、生产和销售有机牛羊肉,发挥改良土地的价值。

亿利2010年筹建起自己的沙漠生物科技园,搜集选择有产业开发潜力的物种进行研究,培育、驯化本土化耐旱、耐寒、耐盐碱、高存活率的“林、草、药材”种质资源,为亿利进一步发展城市生态修复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企业发展惠及社区,沙漠农牧民成为治理沙漠的受益者与企业发展的紧密伙伴。亿利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每年可安排当地农牧民近1万人次,累计创造了100万人次的绿色就业岗位,组建了220个“生态建设民工联队”。另外,通过让农牧民以荒漠化土地入股,或有偿出租荒漠化土地,或劳务投入有偿种树等模式,亿利与当地农牧民合作互惠,实现了“绿富同兴”。当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2013年的30000元。

实现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300多亿元。2012年12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院引进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评估机制,对库布其沙漠进行科学评估,评估的结果是亿利资源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和绿化面积为5153平方公里,25年间在不毛之地上创造了305.91亿元人民币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这意味着在亿利公司20多年的努力下,沙漠生态系统生态价值从几乎为零到生态系统植被得到恢复,即使亿利公司不再对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该生态系统自身仍然可以维持一定的服务功能,产生一定的生态价值。复制库布其:

生态修复“帝国”开疆拓土

2011年,亿利开始尝试将库布其模式复制到其他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如内蒙古的科尔沁沙地,同时收购了一些水土保持和风景园林方面的工程资质,将治沙本身发展成为产业,从公益型向服务型转变。

2014年初张家口市政府找到亿利,实施“河北坝上1000平方公里生态屏障工程”与“160公里京张生态走廊工程”。亿利调研后为之设计了生态修复一揽子方案:固土保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根据张家口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等,亿利选择耐旱经济作物与杨树混种的模式,其中,柠条是良好的饲料原料,可以辅助当地畜牧业发展;沙棘的果实适合用作果汁原料,可就此发展果汁业。目前,张家口生态修复一期项目已经完工。工程前期,亿利负责固沙植被配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当地绿化公司本土化优势,实现库布其经验落地。同时,亿利陆续引进产业配套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招聘当地员工,合作经营,实现多方共赢。

库布其模式一系列成功复制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2013年,在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宣布将库布其模式作为“里约+20”峰会重要成果向世界推广。亿利董事长王文彪也在同年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上荣获“全球治沙领导者”奖。

2014年7月22日,刚刚履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长的莫妮卡·巴布首访库布其沙漠。她将库布其的治沙奇迹与每年投入数十亿美金但15年来仍看不到结果、且有6000多万生态难民离开家园的非洲荒漠化治理进行比较,认为“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发展的生态治沙实践对于非洲、蒙古等沙化严重的国家有非常重要的推广意义,希望“库布其模式”能造福世界更多的荒漠化地区,为它们带来富足与和平。

从纯公益到实现公益与商业共赢,亿利探索出了其独特的“库布其模式”。更为重要的,这种可复制的产业模式依托亿利雄厚的生态修复技术和产业经验积累,为亿利在该生态修复产业领域开辟了一条可迅速规模化的道路。而国家倾力打造生态文明的长期政策利好和全球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无疑为亿利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持续动力。

亿利董事长王文彪说,“亿利资源用了26年时间,在中国库布其把60万公顷沙漠变成了绿洲;我们计划再用10年时间,通过‘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发展措施,凝聚全球更多商业和公益伙伴力量,利用库布其成熟的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沿丝绸之路再造两个库布其沙漠绿洲。”2014年,亿利确立了生态修复在集团的战略主体地位,全面实施以生态修复为主题的可复制、可持续的生态产业战略。

当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凭铮铮铁蹄创建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但却倏忽而逝。用商业思维来解决社会问题无疑是最有效率的利器,我们拭目以待他的后世子孙凭借“库布其模式”将生态修复“帝国”的版图绿蔓全球。(刘玉俊)

第二届中国绿金奖——中国卓越可持续发展公司评选

亿利贺鹏飞:库布齐模式将继续推广
来源:搜狐绿色 2011年11月07日16:41
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打印 大中小
  【搜狐绿色消息】10月27日,由国内主流门户网站搜狐网和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科尔尼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绿金奖”评选在京揭晓,2011中国企业绿金年会亦在此间成功举办。本届绿金年会的主题为“3.0时代的企业角色”,“3.0时代”的提出者菲利普•科特勒先生认为,在3.0时代,优秀的企业不仅要追求品牌的独特性,更要讲究“品牌道德”。在绿金年会上,众企业代表与专家热议“3.0时代的企业角色”……

搜狐绿色专访亿利集团行政总监贺鹏飞
  主持人:首先非常恭喜亿利集团获得了这次的绿金创新奖,我也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跟您就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做进一步的交流。第一个问题,库布齐治沙模式,使亿利集团取得了成功。我想了解一下咱们这种模式有没有进一步的推广的计划?
  贺鹏飞: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我们亿利资源有三大业务,其中是沙漠治理,还有天然药业和清洁能源,是围绕库布齐沙漠发展的三大块产业。更主要的是我们绿化二十多年,绿化了库布齐沙漠五千多平方公里,控制沙化面积一万平方公里,创造了一个以科技带动企业发展,产业带动规模治沙,生态带动民生改善的库布齐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在中国政府特有的环境下,政府政策性的支持,企业产业化的投资,老百姓市场化的参与,这政府、企业、老百姓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库布齐模式。这个模式在今年7月9号召开的第三届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上,来自40多个国家的部长、专家学者把它推广出来,认为这个模式在全球具有推广和借鉴的价值。
  我们现在也加快了库布齐模式的推广和具体的步伐。10月17号联合国的第10次荒漠化防治缔约国会议,我们总裁去联合国专题介绍库布齐模式,我们想把二十多年创造的模式能在更多的沙漠地区推广出去,通过绿色理念的全球共享,来造福更多的沙漠地区环境。

搜狐绿色专访亿利集团行政总监贺鹏飞
  主持人:现在有没有一些目标地区?
  贺鹏飞:首先在中国看能不能在内蒙东部区域,一些其他有沙地区,比如西部,新疆,。在外国,我们现在看能不能把这个模式推广到比如说以色列这样的地区。
  主持人:有计划推广到沙化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不管是内蒙东部,还是国外的,现在是已经开始做了,还是正在筹备中,即将做呢?
  贺鹏飞:我们现在正在筹备之中,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启动。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作为一家资源能源企业,咱们下一步业务有什么规划吗?除了您刚才说的库布齐模式推广,下一步有没有其他业务计划?
  贺鹏飞:下一步主要依托库布齐沙漠,依托我们二十多年绿化成果,依托库布齐沙漠丰富的阳光、土地,还有生物的资源,我们要大力发展天然药业,以甘草为主的天然药业,清洁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生物质能源产业,我们想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沙漠绿色经济这个总投资能达到一千亿元。绿化这个库布齐沙漠总面积达到一万平方公里。
  主持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因为您刚刚提到一种成功的模式是希望国家和企业还有百姓,都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一些什么样的政策或者资金支持,是咱们企业现在最为需要的?
  贺鹏飞:在沙漠治理和发展沙漠绿色经济过程中,企业感觉到还是希望政府能把荒漠化用地这个政策,荒漠化土地的使用期限,能够延长。延长这个有什么好处呢?能调动企业,广大企业投身荒漠化防治和国土绿化国土改造这种积极性。
  主持人:现在是几年期限?
  贺鹏飞:二十几年。我感觉要延长的话,就提到50年、70年,甚至一百年左右。这个可以保障荒漠化土地和沙漠绿色经济发展可持续。
  主持人:现在资金方面现在国家对咱们有什么支持吗?
  贺鹏飞:资金这一块什么没有什么支持。
  主持人:现在咱们都是自己投?
  贺鹏飞:自己投。

 

库布齐模式开创全球荒漠治理样本
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3-08-07 00:33 

  8月的库布其,被纵横交错的绿色切割,宁静中透着些许清凉。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全球数百名专家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一个叫亿利资源的企业。
  从被动防沙,到主动治沙;从开发沙漠产业,到发展公益可持续事业,25年间,亿利资源沿着做精专业、深挖产业、奉献事业的轨迹逐阶而上,除5000多平方公里的荒漠绿化面积,一条集防沙治沙用沙于一体的循环沙产业链外,其开创的库布其模式,更为全球荒漠治理提供了路径和样本。
  从“盐厂长”到“沙专家”
  时光倒流回1988年。时年28岁的王文彪,在众人怀疑和不解的目光中,来到库布其盐场,当上了这个濒临破产的盐场的厂长。
  盐场位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腹地,储量丰富,供不应求。可这个鬼地方,埋着黄金也运不出去:1.68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围在盐场四周,60公里的直线距离,需绕道350公里。辛辛苦苦挣来的几个血汗钱,全耗在了路上。
  王文彪说服同事,开始在沙漠里修路。半年之后,一条65公里长的穿沙公路终于修通。谁知一场大风刮过,刚修好的路就消失了。
  从小在沙漠里长大的王文彪知道,沙漠是头倔驴,只有摸清它的脾气,顺毛摸,它才听你的话。王文彪决定换个方法,先种树,再修路。
  从此,盐场成了实验室,厂长成了科学家:网格栽培、瓶装种植、导管滴灌……单是抗沙植物,王文彪就试验了20多种,直到一种叫甘草的植物被发现。
  甘草是一种中药材,在库布其沙漠长得很好。王文彪他们沿着原先的路基,种了近20万亩以甘草、沙柳、杨树为主的绿化带。
  一年以后,长65公里、宽10公里的绿化带成形了,王文彪轻松地将公路从沙漠手中“抢”了回来,这次再也不用担心路被风吹跑了。
  公路一通,盐源源而出,钱滚滚而来,盐场成了聚宝盆,硫化碱的市场占有率迅速达到世界第一。
  由盐场化身而来的亿利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治沙“科技高地”:组建“国际生态科学家联盟”,在以色列合作建设“生态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创新100多项沙漠种植技术,培育了沙柳、甘草等20多种免耕无灌溉耐寒耐旱经济植物;“水气法”种植沙柳、柠条,每亩成本降低1800多元,成活率由20%提高到85%以上。
  绿化变沙为土产业点石成金
  路通了,钱来了,可最让王文彪兴奋的,却是修路时“无心插柳”的“副产品”:穿沙公路两边的甘草、沙柳,每年至少为企业带来几百万元的效益!
  初尝生态甜头的亿利人,第一次把目光从盐场移向漫漫黄沙:昔日面目狰狞的沙漠,居然比盐场还能赚钱!
  王文彪决定“复制”成功:生产每吨盐,提取5元育林基金,修建纵横交错的公路。公路修到哪里,绿化跟到哪里。绿遍库布其的草木,就是企业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
  于是,就有了规模浩大的“南围、北堵、中切割”治沙工程。沙漠南缘:人工围栏封育固沙;北缘:建设长242公里、宽20至60公里生态屏障;中间:建500公里穿沙公路,把库布其切成若干作业区块,沿路通电、通水、扎网格,种树、种草、种药材,以路划区,分割治理。
  绿色,如浸在纸上的油滴,在沙漠中快速扩展。25年时间里,通过种树、种甘草、建锁边林,亿利资源共绿化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占整个库布其沙漠面积的1/3。
  与绿色蔓延相随的,是产业链的不断加粗拉长:以甘草为原料的沙漠天然药产业、以刈割沙柳为动力的生物质能源产业、以“绿色”为卖点的沙漠旅游观光产业、以沙粒为主材的新型材料产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
  沙漠,在产业的魔力下“点石成金”。如今的亿利集团,总资产已达600多亿元,市值接近1000亿元。王文彪坦承:“其实,种下第一棵树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生态产业经济的种子,现在只是收获而已。”
  库布其模式已成治沙“教科书”
  以沙起家的亿利资源,最近有两件壮士断腕的事引发关注:关闭净资产达8亿元的盐场;捐资总资产30%永续收益,持续治沙。
  王文彪解释:关闭有污染的盐场,是为了发展全绿色生态经济;长效财务安排,保障了沙漠生态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破蛹化蝶,从经济产业型向社会责任型过渡。”
  “亿利资源改善了一片生态,提高了一方民生,但最值得骄傲的,是形成并输出了一个成功的模式——库布其模式。”王文彪说,这个模式的内涵,就是生态、经济、民生同赢共兴,自然、企业、社会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的鄂尔多斯,参与治沙的企业已达50多个,造林大户2500多家,植树造林占到地区面积的80%。北京延庆,河北怀来、赤城,也纷纷邀请亿利参与合作,按库布其模式防治荒漠、修复生态。
  而作为全球治沙领域的“中国品牌”,库布其模式已成为一些国家治理沙漠的“教科书”。
  参加论坛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席阿齐姆·施泰纳说,库布其模式是一个有效的治理荒漠化的方式,它给了我们一条路径,让我们明白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做好荒漠化防治,如何能够把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秘书长吕克·尼亚卡贾说,库布其沙漠曾经是死亡之地,现在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我们在库布其找到了能解决挑战的方案,世界各国都应该对此加以认真研究。希望库布其模式能够推广到那些需要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