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水下虎鲸-浅析我国S20型出口型常规潜艇

水下虎鲸-浅析我国S20型出口型常规潜艇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user.qzone.qq.com/709434252/blog/1366895920#!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62292057    点击数:90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74671.jpg
我国展出的S20型常规动力潜艇

        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上,我国展出了
S20型常规动力潜艇,它表明我国已经有能力参加国际高性能潜艇市场的竞争。

从国外相关媒体报道来看,S20应该是一艘2000吨级的中型常规潜艇,具备较好的战术技术指标,可以满足中小国家对于高性能常规潜艇的需要。它的出现增强我国作战舰艇的出口能力。

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末从前苏联引进633型常规动力潜艇,并根据生产许可在国内武昌和江南造船厂进行生产,国内编号为033型,尽管033型潜艇的技术只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40-50年代的水平,比如采用了常规线型,首柱尖削后倾,有利于水面航行,但是水下航行性能较低,另外在水声、导航、武器、电子系统等艇载设备性能也显落后,但是国产潜艇的发展历程从此开始。033型的建造从6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共向我国海军交付了90艘左右的潜艇,此外还向朝鲜、埃及等国出口了近10艘。所以033型潜艇也是我国第一艘出口型潜艇。进入80年代,我国海军根据国内配套系统的发展,所以进入新世纪后,033型潜艇已经开始大规模退役,其余的主要用于训练和后备。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717351.jpg
033型潜艇是我国生产的第一种潜艇
 

针对033型艇存在的不足,上世纪70年代我国又开始研制 035型潜艇,由于当时国内技术基础薄弱,所以035型潜艇仍旧采用了033型潜艇的线型,只是进行了改进,包括艇艏柱改变成直立,调整斜尖型艇艉的线型,调整艇的长宽比,合理布置上层建筑的管路和阀件,缩小甲板的空间,减小甲板的宽度,改进流水孔的形式和布置,使潜艇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035型潜艇首艇在1969年开工建造,1972年下水服役,但是因为技术问题,035型潜艇的服役并不顺利,首制艇下水后经过了多次改进,改进型一直建造到1997年,共建造20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海军对035型潜艇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进,包括加装消声瓦、舷侧阵声呐、数字式鱼雷对抗系统、超长波通信系统、新型反潜、反舰两用鱼雷等,主要作战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过随着新型潜艇大规模服役,035型潜艇也开始淘汰。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730719.jpg
035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潜艇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国外新一代常规潜艇陆续投入使用,同时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造船工业可以吸国外先进技术来发展国内新一代常规潜艇,这就是039型潜艇,它是我国第二代常规动力潜艇,它采用了过渡型线型,就是前部采用直立型艇艏,尾部采用水滴型艇尾,这样的布局的好处是兼顾了水面和水下的航行性能,主要考虑到了常规动力潜艇需要频繁浮上水面充电,因此需要一定的水面航行能力。039型潜艇在我国常规潜艇第一次采用了单轴单桨推进系统,动力系统采用了浮筏安装,电力传动,螺旋桨采用了大倾斜七叶桨,因此整个推进系统的静音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我国常规动力潜艇的一大技术突破。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743685.jpg 
039型潜艇的首艇,注意它独特的阶梯式围壳
 

在作战系统方面首次采用了艇载综合指挥系统,通过数据总线将艇载声呐、通信、导航等系统有机的联接在一起,形成了探测、攻击的自动化,武器方面采用了国产新型线导鱼雷,并具备发射潜射反舰导弹的能力,整体作战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89344.jpg
改进型039型潜艇,注意围壳
 

不过039型潜艇由于采用较多的新技术,所以首制艇1994年下水以后,海上测试及部队训练花了较长的时间,进入新世纪以后,建造速度才开始加快,中间为了填补新艇服役前的空白时期,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了12艘基洛级潜艇,包括2887EKM型、2636型和8636M型。在对基洛级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我国又建造了039A型常规潜艇,它在国产常规潜艇方面首次采用了水滴形线型,因此水下性能较好,另外采用了消声瓦、可收放排水孔等技术,安静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最新下水的039A型常规潜艇,则配备了AIP推进系统、线型舷侧阵声呐,整体作战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力提高了我国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827811.jpg 
我国海军基洛级潜艇
 

我们知道新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各国纷纷把眼光投向海洋,所以岛礁的归属、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划分等海洋争端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热点,相应许多国家也开始发展自己的水下作战能力,以便更好的捍卫自己的利益,从战术技术指标上来讲,我国的039A型常规潜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它的尺寸和吨位太大,根据相关资料,039A型潜艇的长度为78米左右,宽度为8米,水下排水量在3600吨级,已经属于大型远洋攻击型潜艇,对于我国传统的舰艇出口市场来说,吨位偏大,相比较之下,国际市场比较畅销的HDW-209\214等常规潜艇的水下排水量一般在2000吨以下。而我国海军这个级别的039型潜艇战术技术指标比起目前国际市场上新一代潜艇如214型潜艇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需要新一代中型常规潜艇来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这就是S20型常规潜艇。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843530.jpg
我国海军039A型潜艇,它应该是S20的母型
 

从展出的模型来看,S20型常规潜艇采用了水滴线型,水滴型是由对称的翼型绕其中线回转而形成的流线型回转体.水滴型的横刨面是圆形,因此在相同的排水体积下,艇体湿表面积最小.艇的首端为球形首,尾端是尖尾,因此在艇体周围的水流平滑匀称,艇体的形状阻力小.这些都有利于降低艇的总阻力.水滴型的尖尾又可以采用低转速,大直径的单浆,可提高推进效率.所以这些都有利于艇的水下航速.同时还可以降低螺旋桨的噪声,提高潜艇的隐蔽性,前面说过以前的常规潜艇为了兼顾水上航行性能,采用了过渡型线型,但是随着AIP推进系统的普及,常规潜艇在水面的活动也越来越少,这样继续采用过渡型线型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模型并没有透露潜艇的鱼雷发射管的布置,但是从它的圆钝光滑的艇首来看,笔者推测可能保留了039A型潜艇的总体布置,即布置鱼雷发射管,可能和039A一样,为上24的布局,这样就可以留出下部空间来安装较大的艇艏声呐基阵,甚至可能安装保形的声呐基阵,以提高潜艇的探测能力。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858405.jpg
S20的鱼雷管布置可能和039A差不多,都是上2下4
 

S20型潜艇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外部特点就是它的脊背较大,这个设计与039A和基洛级十分相似,也是外界认为它是039A型潜艇出口型的一个重要的依据,这样的设计她是就是可以增加潜艇的甲板面积,有利于人员活动和作业安全,同时还增加了潜艇外壳和耐压壳之间的空间,有利于安装艇内设备的安装,避免了占据宝贵的艇内空间。

S20型另外一个039A和基洛级相似的地方就是它的长方形围壳,也就是它的高度较低,这样的设计主要防止潜艇重心上移,从而影响潜艇的机动和操纵性能,另外一个优点就是空间较大,我们知道现代潜艇的探测设备在日益增多,除了传统的潜望镜,还有光电探测系统、雷达、卫星通信、导航、电子战系统等等,如果围壳较小,就难以安装较多的设备,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在艇体上开口较大,结构设计比较困难,同时围壳与艇体结合处的处理比较困难,从模型上来看,还没有看到优化处理的设计,但是在039A型潜艇已经可以看到比较圆滑的过渡,以降低流体噪声。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914576.jpg
039A围壳舵特写,可以看到它的尺寸较大
 

S20型潜艇采用了我国新型常规潜艇常用的围壳舵,而不是基洛级的艇艏舵,围壳舵的优点就是舵面位于水线以上,最大宽度一般不超过艇宽,即使超过艇宽也不影响法潜艇靠离码头,所以不需要收放,结构比较简单,同时简单化了艇艏的结构,特别是腾出了空间用于安装鱼雷发射管和声呐基阵,另外由于舵面远离艇艏声呐基阵,也有助于减少流体噪声对它的干扰,但是它的缺点就是舷面安装位置几乎就位于潜艇动力回转中心的上方,力臂相对较短,控制能力低于艇艏舵,所以就需要增加舵面面积或者增大操舵动力,这样就需要增大围壳或者加强其结构。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926362.jpg
新下水的039A型潜艇,注意它的十字舵和舷侧线列阵 

S20型艇艉的采用了我国潜艇常用的十字舵,它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可以比较直观的为潜艇提供所需要的水平、垂直和空间机动,是目前各国潜艇普遍采用的一种艇艉控制面,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舵的控制面尺寸受到限制,左右不能超过艇宽最大限量,下不能超过潜艇的基线,特别是常规潜艇多在水深较小的近海活动,对于十字舵的向下翼面的尺寸和大小都有限制,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潜艇的操纵和机动性能,所以一些新型常规潜艇如德国的212和日本苍龙级都采用了X形艇艉舵。

目前S20只公开了它的尺寸和吨位,没有公开它的动力系统,笔者认为可能与传统的柴-电推进系统,不过相关部门介绍可以根据需要加装AIP系统,升级成AIP潜艇,目前我国实用的AIP系统是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是通过气体受热膨胀、遇冷压缩而产生动力的。这是一种外燃发动机,使燃料连续地燃烧,蒸发的膨胀氢气(或氦)作为动力气体使活塞运动,膨胀气体在冷气室冷却,反复地进行这样的循环过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潜艇的水下作战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S20型潜艇是我国出口的第一型AIP潜艇。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941349.jpg
S20型潜艇采用双壳结构,吨位大于214这样的单壳潜艇
 

其他方面,如潜艇关键的静音性能,S20采用了我国成熟的七叶大倾斜螺旋桨,另外艇体也安装有消音瓦,配合动力系统浮筏安装,以及可收放的排水口,所以它的安静性能应该达到或者接近国外先进潜艇的水平,潜艇作战系统和武器装备方面,可能采用国内成熟的潜艇综合作战系统,线导反潜、反舰鱼雷、潜射反舰导弹,另外还可以施放水雷,比较令人感兴趣的是它还可以装备反鱼雷鱼雷,可能利用小型自导鱼雷对对方来袭的鱼雷进行拦截。

声呐系统方面,S-20安装有艇艏综合声呐,还可以安装舷侧三元式或者线列阵,最令人欣喜的是就是它可以配备拖曳线列阵,我国虽然已经研制成功拖曳线列阵声呐,并且已经装备部队,比如水面舰艇配备的H/SJG-206,核潜艇配备的H/SJG-206A和电子侦察船配备的H/SJG-208型,但是常规潜艇配备拖曳线列声呐还是第一次见到,它表明我国拖曳线列声呐技术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表明国产常规潜艇在水声系统方面已经可以与国外先进潜艇相比,在水声对抗系统方面,除了传统的气幕干扰系统外,还可以装备自航式声诱饵。

从整体来看,S20型常规潜艇是我国船舶工业利用039A型等新型潜艇的技术,针对国外市场研制出来的一型中型潜艇,主要用于中近海作战,可以用于反潜、反舰、破交、布雷等任务,具备较好的战术技术指标,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升级,例如配备AIP系统、拖曳线列声呐等,比较适合我国传统市场的需要。
src=UploadFiles/2013519122955449.jpg 
近海作战采用X形舵比较有利
 

不过S20型潜艇还有进一步升级的空间,比如它采用了双壳艇体,这样的好处虽然可以保持艇体的光顺,保证较好的流体性能,降低噪声,但是结构比较复杂,潜艇吨位也比较大,S20212这样的潜艇吨位仍旧要大20%左右,而中小国家对于吨位及费用是比较敏感,这样在竞争中S20就处于劣势,它采用的十字形艉舵在近海中性能受到限制,不如X形舵,另外斯特林发动机也有噪声较大的等缺点,不如燃料电池这样的AIP系统。

因此我国下一代常规潜艇应该瞄准212型潜艇,采用单壳艇体,同时采用X形艇舵,燃料电池AIP系统,以进一步提高战斗力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本文专供腾讯军事频道( http://mil.qq.com/ ),禁止转载
参考资料:
1、潜艇原理
2、世界海军武器装备手册
3、舰船技术与设计概论
4、本文配图来源于网上,权利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