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理工科大学生实践探讨之一: 实践的动机(1/10)

理工科大学生实践探讨之一: 实践的动机(1/10)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embedream.com/bjzm/2010-09-18/99.html    点击数:86


理工科大学生实践探讨之一: 实践的动机(1/10) 
 
            嵌入式方向
作者:hanker  来源:嵌入之梦  点击:107 更新日期:2010-09-17 08:30:37

--------------------------------------------------------------------------------
 
 [提要] 为帮助大学生们提高实践能力,使有限的实践获取最大的收益,写此系列文章从根子上探讨如何做好实践?此文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探讨实践的动机。
 
       实践能力欠缺是目前用人单位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共识,为改变此现状,大学和大学生们开始重视实践,于是各类比赛蜂拥而至,学生们自己也在四处寻找、尝试,以期获得实践的锻炼。

       但实际效果怎样?似乎并不理想!

       前面写过一篇“你为何要动手做”,目的就是和学生们探讨实践到底该怎么做?

       但当初涉猎的内容太多,文章偏长,学生们难有耐心看完,所以仍然在和我探讨同样的问题。

       为此,觉得应该重新梳理一下,将那篇文章中的要点整理,并汇总以往在其它文中所阐述的观点,以系列短文形式表达,使学生们易于掌握要点。

       本系列短文意在探讨,属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本篇是开篇,探讨的主题是:实践的动机

       做任何事首先要明确动机,否则很难把握做事的状态,何时、何事需要认真?何时、何事可以忽略?

       实践说的通俗些就是动手做个东西,动机无非两类:

       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以娱乐自己为主,爱好者、发烧友多为此类动机。

       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锻炼自己为主,学生们的实践应该为此类动机。

       两类动机做事的方式、关注的角度完全不同。

       前者所关注的是所做东西带来的快感,所以很在意结果,且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期望借助于所做之物带给他所需要的 —— 成就感、表现欲!

       而后者所关注的是做事过程给他带来的能力提高,而所做之事不过是一个手段,一次练习而已,和以往所做的习题无本质差别,做出来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取了什么?

        即便是参与企业的实践,虽说不能不在意所做之事的结果,因为那将给企业带来损失;但学生还是与员工关注点不同,员工所关注的是所做之事带来的经济收益,而学生应该关注的是员工做事的过程、方法,以及企业运转的机制,至于是否能有收入倒在其次。

       如果是一家好企业,一次能学到东西的机会,那怕收费也不要错过,因为当你不再是个学生时,也许连这个企业的门都进不了,更不要说到研发、生产这类敏感部门学习了。

        同学们一定会说:参加比赛也是一种实践,就不能不在意结果了吧!

        恰恰相反,参与比赛同样也不应在意结果,只应关注比赛的要求和实现的过程,珍惜给你的机会,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尽量运用自己的能力,因为有高人评审你的作品,可以为你指点迷津。如果抱着这个态度,比赛的结果就不重要了,因为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有收获,你参与比赛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而非裁判。

       很多同学过于关注比赛的结果,以致忽略了过程,甚至“省略”了过程,此时动机就值得商榷了,似乎并非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期待比赛结果带来的好处。

        持这种态度的学生从比赛中得到的提高有限,之所以很多人还是被企业所青睐,那只能说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相对于既不参加比赛、也不自己实践的学生好些。

       每次大赛前后,都能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赛前费力猜题,找“枪手”,赛后埋怨、懊恼,鲜有同学谈论比赛的收获,以及交流比赛中的奇思妙想。

       我认为:一个“不知所以然、侥幸成功”的作品还不如一个“搅尽脑汁却失败”的作品。

       如果有机会,看看国外(亚洲以外)学生的比赛,留意他们参赛的状态、对结果的态度。他们更愿意在比赛中尝试,而不会为了好的成绩而放弃新想法、新技术,转而使用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去获得好成绩,他们才是在“享用”比赛的过程。(我们在为参加国际比赛获奖而沾沾自喜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

      记住:只有学生才拥有“失败”的权利!请珍惜吧。

注:本系列短文所讨论的实践均围绕后一种动机,那种娱乐性的动机不在讨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