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阻燃热固性树脂及其材料的研究12

阻燃热固性树脂及其材料的研究12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icoat.cc/2009/0904/1341.html    点击数:95


日本Tabuse,Koichi制了含卤代芳香三嗪衍生物的阻燃热塑性树脂组成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能的组成物包括:100份灰份<0.3%的橡胶改性苯乙烯树脂和5~70份2,4,6-三(C1~20卤代烷氧基,卤代芳氧基或卤代芳烷氧基)-1,3,5-三嗪。组成物,还可以含有0.01~5份环氧型热稳定剂,和0.05~3份含氟或含硅化合物。例如100:25ABS接枝共聚物(灰分0.15%)和SR245(2,4,6-三(2,4,6-三溴苯氧基)-1,3,5-三嗪)掺混物得到样片,缺口冲击强度为233J/m,UL-94阻燃性达到V-0级(2.5mm厚),具有优异的抗热脱色性。    
   4、聚氨酯
   (1)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用阻燃剂的发展方向
   阻燃剂目前正向高效低毒无尘或少尘低发烟方向发展,同时还必须有耐热性好、分解温度要高、与高聚物相容性好、不析出、抗迁移的电子级阻燃剂,如聚三溴苯酚、溴化聚苯乙烯、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乙烷、非卤环状磷酸酯等品种;另外阻燃剂的粒径大小、粒度分布以及表面处理技术的一些研究成果的应用,将会提高阻燃剂和聚氨酯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扩大它们的应用范围。尽管卤-锑体系阻燃剂还会较长时期存在,然而,如果在聚氨酯材料中采用三氧化二锑-卤素系阻燃剂,当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的卤化锑及浓黑烟,会对人的生命安全及环境卫生产生严重危害。因此,无卤阻燃剂的应用受到大众的普通欢迎,如聚磷酸胺、氢氧化铝、云母、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等的复配体系的发展迅速。    
    阻燃剂除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外,从共混工艺和其它方面考虑,还应具有:①热稳定性要好,在成型加工温度下不容易发生分解;②在PU泡沫塑料制品中分散性好、相容性好,不易析出;③与阻燃树脂及其它助剂的相溶性好;④对PU泡沫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着色性能等的影响尽可能小,使其不失去本身的优点;⑤价廉、来源丰富;⑥无毒或低毒;⑦燃烧时不产生滴落;⑧用量少,但阻燃效果好;⑨燃烧时发烟量少,尽量减少烟气的毒性。综上所述,对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所用阻燃剂,应朝着无卤、无锑、无醛等方面进行研究。在这方面,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了用不含卤、锑、醛的阻燃剂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并能进行规模生产了,其所研制出的阻燃剂基本上达到以上的要求。    
    (2)无孔隙聚氨酯的热导性与阻燃泡沫
   丹麦Udo;ABBALSTOMPOWERFlowSyetem的尼尔森等人(Nielsen,Larsveta1)研究了无孔聚氨酯的导热性,认为其是聚氨酯硬泡沫材料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该工作集中在无孔聚氨酯材料生产方法上并测定了其导热性能。另外,对溶解的发泡剂,阻燃剂及其化学组成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测定热导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即热线法和热板法两种方法测定同一种组成物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无孔聚氨酯样品既可以用真空干燥的多元醇同异氰酸酯反应,也可以用沸石脱水的冷固化反应。不同溶解程度的发泡剂以及阻燃剂的不同用量对导热性的影响用实验进行了探讨。
   在无孔沸石脱水冷固化制备树脂时,可以加入不同量的环戊烷和R141b,实验发现,环戊烷的溶解程度和阻燃剂存在对聚氨酯热导性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为了研究化学组成对聚氨酯热导性的影响,密度为70kgm-3的聚氨酯被破碎压成更高密度。压缩泡沫的热导性与密度的关系曲线外推得到孔隙消逝时的无孔聚氨酯的热导性。所得到的热导值几乎与无孔隙聚氨酯样品在296K的测定值0.21ω(m•K)是相同的。     
    荷兰Pinzoni,Emanuel的AkoNobelNV开发了膨胀型聚氨酯软泡沫的阻燃掺混工艺方法,并在128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专利保护。其发明了阻燃掺混方法,其包括:一种卤代有机膦齐聚物,阻燃剂和一种卤代有机膦单体阻燃剂的混合物,碱溶或醇溶的尿素-甲醛树脂和二烷基-N.N-双(羟烷基)胺甲基膦酸酯。例如FgrolEEF防火剂94.0%,CymedU80(丁基尿素-甲醛树脂)5%,以及Fyr016阻燃剂[二乙基双(羟乙基)胺甲基磷酸酯]1%形成了防火组成物,并用于聚氨酯泡沫(F3020-TDI共聚物)显示了优良的阻燃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