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中国特异功能传播的三次浪潮及其文化背景分析

中国特异功能传播的三次浪潮及其文化背景分析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hi.baidu.com/fu%5Fhui/blog/item/1634a8b18d09bf5408230262.html    点击数:141


一、“特异功能”的传播是伪科学和迷信泛起的源头
    1979年3月11日,从四川省大足县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一名12岁的小学生具有能用耳朵认字和辨别颜色的特异功能。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由各种媒体传播到几乎整个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同时一下子也就冒出了一大批“特异功能”人。他们的功能也就不仅仅是耳朵认字、辨色,而且具有了各种各样的神奇功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全肤辨字和全身辨字,除了耳朵之外,腋下、腿弯、脚底、胸部、臂部都能认字、辨色,甚至把字吞到胃里,也能辨认。
    2. 能够透过不透明物体,如金属、塑料、墙壁、土地看到里面或背后的物体,能看到人体内的器官及异常,这种功能被称之为透视。
    3. 不需要任何物质或信息媒质,一个人脑子想的东西,一个念头,一个想像或得到的印象,一个盘算等,另一个人在别的地方就可以知道,这叫做心灵传递。
    4. 不借助任何工具和体外动力,只需要运用特异人的意念,就可以使客体发生移动,改变,这叫意念致动。如意念拨表、弯刀叉、开锁、折断和接合金属、让植物开花、能灭2000公里以外大火、能抖出密封瓶内的药片、能治各种疑难病症。
    5. 能穿墙过户:使一个物体穿过坚固的墙壁飞到所指定的地方。例如,可以使几十米、几百米以外,长在植物上的叶子或花朵穿墙过户,飞到预先上了盖的杯子里去,特异人在一个房间里可以把放在隔壁房间里的苹果咬去一口。
    6. 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够遥视1000公里以外的人的模样和行为,这种功能称之为遥视。
    7. 可以见到死去人的鬼魂,可以和鬼魂对话,可以看到故宫墙壁上出现古代宫女翩翩起舞的影像等等……
 特异功能的传播在中国大地上造成了如下的影响:
    1. 迷信活动沉渣泛起,使在中国绝迹了几十年的巫婆、神汉借助有“特异功能”重操旧业,巫医、巫术、古老招魂术,都冠以“特异功能”之名得以复活。全国从城市到农村(特别是农村)特异功能门诊随处可见。特别是鬼魂迷信,也借助“特异功能”重新登台,白日见鬼、与鬼魂对话、鬼魂附体、闹鬼等等的宣传也见诸于报端。
    2. 伪科学借“特异功能”得以传播。人体特异功能的表演,被宣称为“科学的新发现”、可能产生“科学革命”、“东方的文艺复兴”,借着这样的赞誉,使伪科学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例如:伪气功(打着气功的招牌,用没有严格实验依据的虚幻臆断或思辨演绎的内容,冒充科学的事实)、伪人体科学(人体特异功能)与占星学(看相算命)。
    3. 造成了追逐神秘思维方法的传播。从人体特异功能到伪气功到“发愣功”,无不侵透着对神秘现象、超自然力的信仰和崇敬,并以人体特异功能、伪气功、“发愣功”为载体广泛传播。使一些人在真实与虚构、幻想与现实、表演与实验面前模糊了,以致分不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是,打着科学招牌的伪科学著作大量问市,充斥市场。据一位专家的调查统计,这类著作就有近300种。
 
    二、科学与特异功能、伪气功及邪教的论战
    1979年特异功能掀起迷信和伪科学浪潮到1999年邪教“发愣功”的被取缔,历经20年。这中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由于科学抵制的力量,使迷信与伪科学传播的势头得以暂时消退下去。
    1. 1979~1982年人体特异功能的风靡与消退
    从1979年第一个特异功能人问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全国就有上百个知名“特异功能人”到处表演。据特异功能研究者称,两三年的功夫全国已有上千名特异功能人涌现。而这些“特异功能人”多出自青少年。一些大学教师热衷于寻找、诱发特异功能儿童。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的所谓科学实验就是在北京大学教师的子女中诱发特异功能,并提出“除视觉以外的其他人体器官辨认图像,这种特异的感应机能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的科研结论。一时间,一些中小学校里,发生了特异功能表演热。这种现象,严重地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社会上,也因“特异功能人”表演风靡,成为了家喻户晓,街谈巷议的话题,一些神秘传说,已经绝迹了几十年的封建迷信,也都借“特异功能”之名,大肆传播。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科学界的严重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四川医学院、兰州大学生物系一些科研人员开展了对特异功能儿童表演的调查,其结果完全否定了“特异功能”的真实性,并总结了这些表演作伪、作假的手段。兰州大学生物系的科研人员还对2832名少年儿童进行了32840人次诱发特异功能的实验,其结果否定了北京大学那位教授的“特异功能”普遍性的结论。一些知名科学家也在报端揭露“特异功能”表演的虚假性、危害性;许多家长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吁;不少自然科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在报刊频频发表文章揭露、批判,打着“人体特异功能”的伪人体科学、伪生命科学的伪科学本质和特征。在这样的揭露和批评声中,“人体特异功能”的表演和宣传暂时消退下去了。
    2. 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招牌的伪气功又掀新浪
    在“人体特异功能”声名狼藉的引退中,另一股人体特异功能的变种---伪气功,又掀起一股新浪潮。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种有“特异功能”的伪气功大师开始出笼。严新是第一个出场的伪气功大师。他发明的“带功报告”,使成千上万的信仰者痴迷。这个“功”,就是严新的“特异功能”。从此,严新的特异功能就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他发“功”能改变2000公里以外水分子的结构,他能在2000公里外,灭大兴安岭发生的森林大火,他能治愈一切疑难杂症……而后,具有各种各样功法的气功大师纷纷出笼。据一位气功专家的统计,有上千种功法,知名的“大师”就有上百个。他们打着的招牌是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于是打着先师先祖的多少代传人,神佛转世等堂而皇之登台表演。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招牌,招揽信众,骗钱、骗色,为封建迷信鸣锣开道。一时间,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气功大潮,而且大有巫术化、邪教化趋势。这种肆虐大众的伪科学、伪文化,污染了社会空气,毒化了大众的心灵,当然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以中国科协为代表的学术团体,动员了一大批科学工作者举起了反伪科学、反迷信的大旗。从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学者首先直指当时最有影响的气功大师严新、张香玉、张宏堡,指出他们所宣扬的“气功外气”,绝不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气功,而是打着气功招牌,宣扬神秘现象,宣扬超自然力的伪气功。是巫术,是骗局。1990年中国科普研究所第一次召开了“弘扬科学气功,破除封建迷信”的反伪气功报告会。会上不仅请学者讲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功,而且“还请了魔术师表演了伪气功大师的种种特异功能。报告会后,正式出版了《气功和伪气功》、《神功内幕》的书及伪气功表演的一套录相带。第一次系统地揭露伪气功的骗术,给伪气功的传播以很大的打击。接踵而来,媒体也比较多的刊登了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文章。1995年始,中国科协连续召开了9次捍卫科学精神反对愚昧迷信的论坛。对于社会上流行的打着科学和传统文化的招牌推行伪科学、迷信、巫术、诈骗等等的活动进行了严肃的揭露和批评。使伪气功的活动大大收敛。
    3. 变换手法的伪气功又以邪教面貌登场
    “发愣功”自1994年出台,也是以伪气功的面目出场的,其大师与80年代中出山的那些“大师”毫无二致。无奈他出山比较晚,又遭遇到揭露批判伪气功的潮流,于是“发愣功”变换手法,不以巫术表演为主导,由“功”变“法”,编纂出一套“发愣大法”来欺骗诱惑信众。尽管手法不同,但“发愣功”宣扬的也仍然是伪科学、特异功能和超自然的神秘现象,并诱骗信众200多万人,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必然也遭到学界的批评与反对。只是这“发愣功”已坐大成势,对任何的反对批评的意见都采取围攻、报复、打击的手段,破坏社会秩序、破坏安定团结,一步步地滑向邪教直至1999年被政府取缔。
 
    三、伪科学、迷信与中国传统文化

    迷信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文化是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活动的历史积淀,是历史地凝结成人的活动产物,是群体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文化能够影响人、制约人、左右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伪科学、迷信的泛滥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有关。
    1. 传统文化中的巫文化
    中国有巫文化传统,这种巫文化特别适合于伪科学滋生。
    历史上许多统治者相信巫术,即使有的帝王不相信,为了维护统治也主动利用巫术麻醉人民。奴隶社会是占卜术兴盛期,巫术被高度神秘化、神圣化。后来,巫术向道教、佛教渗透,道教中巫术气氛浓厚。道教继承了巫觋传统,形成了追求长生的教义。道教的神仙都具有特异功能,能够隐形、遥视、治病,能够通过意念远距离搬运物体,呼风唤雨。特异功能是成仙的标志。佛教中也有念咒等巫术成分。宋代出现了“扶乩”,明代扶乩进入了宫廷。清代中晚期,扶乩盛行于士大夫阶层。这种风气影响到历代王朝的民间秘密宗教团体,也大都凭借着类似的神功异能吸引动员群众。巫术的本质是追求超自然力。“人体特异功能”、“伪气功”是古代巫术的延续,是巫术在现代的变种。巫术是从古至今的演化中已经积淀为一种社会心理,有些已经上升为社会意识形态,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参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并影响它的发展。
    2. 中国的鬼神文化传统
    中国拥有深厚的鬼神文化传统。鬼怪神仙思想在民间、个别干部中至今仍有一定市场。中国的主体文化虽是孔孟文化,敬鬼神而远之,但是这种理性文化毕竟是一种精英文化,其真正继承者,并不在民间,而在官方半官方和许多知识分子之中。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百姓,信仰关公、雷神、财神、土地爷、灶王爷、王母娘娘等等半神半仙的东西。这些愚昧的信仰,有着深厚的迷信文化背景,有着无处不在的鬼神基础。甚至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的表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神的传说、鬼的故事以及种种神秘现象的描述比比皆是。著名小说《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榜》、《白蛇传》、《李慧娘》、《水浒传》、《三国演义》、《天仙配》、《宝莲灯》等作品主题是好的,歌颂惩恶扬善。但是,其中散及了大量迷信内容,宣扬妖魔鬼怪、神功异能。这样的一些鬼神文化传统,不仅给大众留下了追逐神秘的文化桎梏;也给一些干部(包括一些科技工作者和科学家),甚至领导带来一种不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支持特异功能,支持伪气功,支持打着科学旗号的神秘传说,这也是迷信和伪科学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传统文化中的玄学传统
    几千年来,中国人偏重感性认识和悟性认识,忽视对自然现象的理性认识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轻信超越科学可知性的说教。在思维方式中,更多地保留着原始思维方式的残余,由此形成了一种贬低概念分析的思维方式与批判性思考。过多地停留在直观综合上;轻理性,逻辑。中国传统哲学特点“在于空疏不实,论而无据,其内容无法确证”。与此相联系的顿悟,则是非理性的神秘直觉,这种直觉既远离对象世界,又缺乏逻辑的论证,其结论极易流于主观独断。这种缺乏理性分析,过多地停留在经验层次,就会陷入神秘主义。恩格斯说:“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经验主义、神秘主义的原因“不是自然哲学的过度理论性,而是蔑视一切理论、不相信一切思维的最肤浅的经验论”直觉虽然与一般的逻辑思维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它并不能脱离感性直觉与理性思维,这不仅在于直觉需要感性材料的积累及理性思考的准备,而且在于直觉过程本身也不能绝对离开逻辑的推论,一旦割断了直觉与其他思维形式的联系,往往导致神秘主义。东方神秘主义已经融入我国古老的历史之中,这是各种迷信和邪教广泛影响我们思想观念的历史根源。
    (作者简介:辛芃,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