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我国突破长效流滴棚膜关键技术

我国突破长效流滴棚膜关键技术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news.dlinfo.gov.cn/2006/11-22/1012384056.html    点击数:91


我国突破长效流滴棚膜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网2006年11月21日报道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最近研制成功了一种能促进农作物实现高产、稳产的聚乙烯长效流滴棚膜,并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了应用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这一创新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农膜应用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该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项目及中油吉化股份公司的资助下,采用全新的研究思路和研发路线,研制开发出了一条制备和生产长效流滴棚膜的系列专利技术。该成果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如制备了既有足够反应活动性、又含有尽可能多的亲水基因的表面活性剂;研发了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的反应挤出接枝技术,解决了不饱和表面活性剂和聚乙烯反应挤出接技过程中聚乙烯的交联和凝胶化难题;解决了无滴棚膜透光性降低和雾度增加的难题。目前已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合成和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反应挤出接枝的工业装置,并进行了工业化吹膜试验和大田扣棚试验,对流滴性能及流滴寿命进行了系统考察。

    这种长效流滴棚模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降低了表面活性剂迁移和流失的速度,使棚膜的流滴期增加到12个月以上,同时具有一定的防雾功能和抗老化、长寿命的特点,它的诞生,将为我国农用棚膜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作出较大贡献。

    农膜覆盖栽培可以打破季节限制,延长农作物的生育期,并能增加有效积温,加速农作物的生育过程,实现高产、稳产,已被许多地方的农民誉为“绿色银行”或“绿色工厂”。然而,目前我国农用棚膜的流滴期短,只有3-4个月;品种只有PE、PVC、EVA等材质的20多个品种,多为通用性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园艺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广大农民的增产、增收。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PET膜,但价格较高,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经济水平尚难于接受,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研制高质量的长效流滴棚膜农膜收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是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