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后生可畏
自古以来,新鲜的事物总是比较容易引人瞩目,平板电视市场也不例外。SED电视尚未正式面市,却已率先在今年的美国消费性电子产品展(CES)中掀起热潮。民众排队进场参观,争相一睹SED的风采,相较于其他平板电视厂商的参观人潮,可用盛况空前来形容。在原本仅有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两强互争霸主的平板电视市场中,即将于2006年春季左右加入战局的SED TV来势汹汹,以兼具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两家之长的优点抢攻市场,预计将可能成为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的公敌,威胁性不可小觑。
2004年9月佳能与东芝共同投资约2,000亿日元(约合17.5亿美元)设立合资公司“SED株式会社”,合作研发SED技术期盼以新的技术竞逐深具增长潜力的平板电视市场,为两家厂商造就新的获利来源。
据悉,SED的发光原理类似CRT,因此SED是沿用彩色显像管(CRT)技术为基础进行发展。SED因具自发光特性,耗电量相对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来得低,并且SED在画面暗处的显示效果也优于两者,因此被视为平板电视市场的明日之星。
SED电视起点主攻大尺寸市场
SED电视首次公开亮相是在2005年4月的东京FINETECH Display 2005展,展后数月,东芝对外表示,已选定日本西部的兵库县姬路市为SED电视的设厂地点。此外,SED电视将主打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平面电视市场;日前佳能社长御手洗富士夫在2006年新春的工商团拜中则公开SED 电视的上市时间表,预计2006年春末夏初将率先于日本市场推出。
依照佳能与东芝的规划,SED产量将在2007年达7.5万片,2008年上看15万片,2010年更将达300万片以上;而营收目标方面,推算估计2007年为300亿日元,2010年上看2,000亿日元。
厂商头脑过热 分析师泼冷水
然而,尽管被视为平板电视市场后起之秀的SED电视,可不是一开始就是稳赚的生意市场分析师表示,SED技术上完美但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还要几年的时间才可望能稳定产出而为厂商带来获利,佳能可能要花五年才能在SED上由亏转盈,不过佳能手上有许多资金可以支撑他们在电视竞局中支撑十至二十年。
事实上,大多数平面电视制造商都面临严峻的成本考验,一方面产品成本高,另一方面产品售价每年跌幅高达三成,不论等离子电视或液晶电视,就大厂都很难避免投入的亏损,何况是市场新兵。
平面电视
另一方面,由于平板电视每年价跌的情况未歇,即使是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大厂也得加速扩产脚步以求降低成本。如何进一步节省成本,增加成本竞争力,日后势将成为SED电视制造厂商开疆辟土的同时所需面临的新课题。
SED是东芝、佳能试图在夏普液晶独具优势、松下引领等离子市场的情况下,另辟一个发展领域, 但能否对等离子和液晶造成冲击还很难讲。对等离子和液晶产生冲击,关键在于SED其自身产能的大小,看该种技术是否能够形成规模效应。
作为平板技术的后来者,SED的发光原理其实和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电视非常相似,不过,两者结构完全不同,简单地说,SED技术就是将CRT的电子枪微型化,有效地创造数千个CRT。因此,SED既具备了CRT图像能够保证中间与边角一样锐利清晰的视角,同时它不需要背光灯,能做到比现在的平板电视显示器更薄,耗电更低。SED最大的优势,即在于综合PDP与LCD的成本优势。PDP成本结构中面板材料约占三成、电路与驱动IC成本占七成;而LCD面板材料成本约占八成,驱动IC与电路成本约占近二成,而SED就是各取其低,面板材料成本接近PDP、驱动IC与电路成本接近LCD,同时在显示效果上,又可望为最佳。(IT168.com)
SED技术悄然成长 等离子液晶电视遇强敌
正当平板电视市场PDP(等离子)和LCD(液晶)为谁能主宰平板市场争论不休之时,一种新的SED技术正在悄然成长中。据悉,佳能和东芝去年10月成立的SED合资企业将在下月开始小批量生产SED面板,产品将于2006年春季投入市场。与前两种技术相比,SED的成像效果更好,而其成本却是等离子电视屏的三分之一,是LCD的一半。不少彩电巨头均表示,最近都在关注这种新型的显示技术,有可能在技术成熟的时候切入该行业。
佳能、东芝掘金SED
由于看好SED技术,去年10月东芝和佳能宣布,计划投资18.2亿美元合资成立SED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先投资1.83亿美元兴建SED显示器生产线,2007年再投入16.4亿美元进行大规模的扩产。两家公司都将推出SED电视机,而佳能也借此机会杀入电视机行业。
日前,佳能公司已经推出了一款36英寸的SED模型屏。据透露,SED合资公司的面板已开始小批量生产,2006年春季有望投入市场,并计划2008年将产量提高到每年180万套,到2010年形成每年300万片的生产规模。到2007年,这家工厂的收入有望突破2.74亿美元,到2010年收入达18.3亿美元。
据悉,作为平板技术的后来者,SED的发光原理其实和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电视非常相似,不过,两者结构完全不同,简单地说,SED技术就是将CRT的电子枪微型化,有效地创造数千个CRT。因此,SED既具备了CRT图像能够保证中间与边角一样锐利清晰的视角,同时它不需要背光灯,能做到比现在的平板电视显示器更薄,耗电更低。有消息称,SED面板的成本仅为等离子面板的三分之一,液晶的一半。今年年初,东芝宣布将完全退出等离子电视市场,转而专心研发SED电视。
短期内难以商品化
虽然拥有如此明显的技术优势,但对SED技术,不少彩电企业仍持观望态度。有国内彩电企业高层透露,由于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商品化,预计到2008年SED电视的月产量将不会超过7.5万台,而在2010年其月产量也超不过25万台,相比松下到2006年就可以达到月产40万台等离子,短期内SED电视还不能够对等离子或液晶的市场形成很大的冲击。
该人士指出,佳能和东芝并不愿意将其技术拿出来与其它公司共享,从而加速SED电视的商品化和降低成本,这就使得原来对SED充满合作愿望的公司扫兴,从而转投于等离子、液晶生产,而这正好有助于等离子、液晶市场的扩大。同时,由于面板的尺寸越小就意味着屏幕中所有微型CRT(简单地说,SED的技术原理就是将CRT微型化,有效地创造了数千个CRT)的间距将更加紧密,这将增加其生产难度,从而提高成本。
由于目前正处于等离子、液晶电视的成本下降期,因此佳能东芝计划开始量产的SED面板尺寸为50英寸,在量产成功后才会生产40英寸以下的面板。
国内企业高度关注
对于这种新平板技术,包括TCL、创维、长虹在内的彩电巨头均表示关注,他们表示,将在技术成熟时切入生产SED电视。创维集团总裁张学斌认为,SED是东芝、佳能试图在夏普液晶独具优势、松下引领等离子市场的情况下,另辟一个发展领域,但能否对等离子和液晶造成冲击还很难讲。不过,他认为,由于SED工艺要求比等离子还要高,这就使得价格不可能快速降低。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也认为,从目前技术的成本来说,SED面板价格要做到等离子的1/3基本上不可能。
TCL多媒体事业本部史万文则认为,SED是否会对等离子和液晶产生冲击,关键在于其产能的大小,看该种技术是否能够形成规模效应。不少彩电巨头认为,由于这种面板在下月才小规模生产,在技术尚未成熟、成本依旧高昂的同时,他们只会持续关注,而不会贸然斥资进入。
SED数据
据透露,佳能东芝SED合资公司的面板已开始小批量生产SED电视,2006年春季有望投入市场,并计划2008年将产量提高到每年180万套,到2010年形成每年300万片的生产规模。到2007年,这家工厂的收入有望突破2.74亿美元,到2010年收入达18.3亿美元。(黄汉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