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tt.cas.cn/web/Fruits/search.asp?pgno=5&txtFruitType=TG&txtTop=200000&txtOrderby=%20FruitE    点击数:98


项目类型: 可推广技术产品
项目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查看联系信息)
专利状况: 未申请专利
技术(产品)报价:
单位所在地区: 四川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开展山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定位观测;退化与恢复重建的生态学过程及其机理;植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生态恢复重建技术试验示范等研究。拥有恢复生态学开放实验室,具有ICP、光合测定系统等约300万元仪器设备。进行植物学博士和生态学硕士人才培养。已在长江流域的生态恢复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可推广的成果如下:
1、长江上游生态重建示范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5省市共6个生态环境类型示范区进行了生态恢复和重建模式和技术的集成、组装试验示范,筛选出适用组合模式20个、配套模式100余个,筛选出生态恢复适宜物种、品种100余种。
2、岷江上游大沟小流域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
在岷江上游的茂县大沟小流域筛选出了70余种重要推广价值和潜力的生态经济型植物及其相关繁育技术体系,试验并提出了5个有效的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体系,试验示范了40余个生态与经济功能兼顾的优化动态群落模式,使大沟流域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3%,土壤保水能力提高16%以上。示范区总收入增长了206.12%,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达到9.14%,比相同起点的乡村平均收入高30-60%。形成了生态链与产业链有机整合的资源开发与保护发展模式,为高山峡谷区退化山地森林快速恢复、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提供了技术保障。
3、长江上游干热干旱河谷岩熔石质山地造林技术研究
开展了耐热、节水、抗旱植物材料的选择及水分生理指标、旱性结构、水势、根冠比、耗水量等测定,营建试验示范林109公顷,造林成活率达到77.4%~100%,保存率68.5%~93.6%,植被覆盖度提高32%。
4、等高固氮植物篱在山地坡耕地水土保持和改良中的应用
筛选出适宜干热河谷区的新银合欢等7种木本多年生固氮植物篱树种,建立起配套技术,有效控制了坡耕地水土流失,培肥了土壤,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提高了土地生产力。该技术已列为四川省及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适合我国亚热带退化丘陵山地的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
5、红豆杉、薯蓣等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
在红豆杉资源调查、引种驯化、快速繁殖、规模化种植以及紫杉醇大规模提取工艺等方面具有系列的研究成果。在茂县建立九峰药业公司,已生产出纯度98.5%以上的紫杉醇原料药。

产品性能:   林业、农业